陈道馥 (中国)


她和她的女朋友们(陈道馥)

文:(薛夏原

 Chendaofu's photo9    Chendaofu's photo8  

跟所有新中国的同龄人一样,陈道馥也经历了共和国50年的风风雨雨。伴随着20世纪50年代的经济复兴、60、70年代的文化骚动、80年代的政治平靖,陈道馥度过了清纯的中学时代,完成了在中国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插队和工作的精神洗礼,继而接受了恢复高考以后东北师范大学经济地理专业的教育。

 

陈道馥上祖系颖川堂湖南陈氏望族。祖母徐绪芹,系民国总统徐世昌之侄女,因聪慧过人,深得徐世昌钟爱,视其己出并收为女儿。徐世昌之母亲,则是桐城派三祖之一刘大魁之女。刘大魁所谓「行文之道,神为主,气辅之」之义法,代代相传,嬗变为「做人之道,神为主,气辅之」之族训。开蒙伊始,陈道馥便接受了厚重之家学。

 

浓厚的家学渊源积淀而成的人文修养,和对中国数十年历程的切身感受,使陈道馥极为崇尚精神生活贵族化和物质生活平民化二者合一的境界,恬雅、幽媚、超脱、鲜明、快利、纯熟,浑然一体,个性由是而成。正曾外祖父所谓「流水静时鱼见月,乱峰缺处雁随云」。

 

这性情,在在于她20世紀80年代以来的工作和生活中。此时的中国社会,一方面是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意识形态领域的兼容并包,和文化生活的多样化,另一方面是改革的渐次深入和亟待深化、广泛存在的社会浮躁心态,和民众对社会正义的渴求。

 

陈道馥于此枨触甚深。她以为,作为新闻工作者,就必须始终关注这火热的时代,关注这时代的大众生活,恪守新闻源于生活的原则。

 

这些美丽的女人

 

陈道馥对中国农村妇女有着真切的关爱。这关爱不仅缘自于曾经在底层的切肤经历,更是发自内心对她们的尊重。她常说,「工人农民姐妹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对他们,我们永远要报有感恩之心。」

 

摩梭女张国英

 

次尔多玛,汉语名张国英,宁蒗县城关镇一位极普通的摩梭女。

 

陈道馥与张国英的相识缘于她第二次泸沽湖之行。

 

此前,1981年,取得理学学士学位的陈道馥,工作伊始,就参与了曾经盛名一时的《旅行家》杂志的复刊工作。其时,社会万姓胪欢,经济勃然而兴。1984年,陈道馥来到了川滇两省交界处的云南省宁蒗县泸沽湖畔的摩梭人木楞房里。

 

其时,摩梭人还保留着母系氏族社会的部分生活形态,具有极高的社会学意义。陈道馥采写的通讯〈泸沽湖畔阿夏婚姻〉,是改革开放以后较早报道摩梭人的文章之一。该文笔调平实,绝无日后诸多类似采访文章的猎奇色彩,而是将笔触投向了摩梭女平和、朴实、安逸的生活,描述了她们对外在世界的憧憬、关注。文章在《旅行家》杂志发表后,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祖国各地」节目全文播发,并编入丛书,在国内外引起较大反响。生活在宁蒗县永宁镇的摩梭女由是而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随之兴起的旅游热,使摩梭人与现代社会开始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接触。

 

12年后,几近天命之年的陈道馥,不顾高原反应、险恶的交通和饮食风俗的差异,再次和同行一起来到宁蒗县,结识了张国英。

 

张国英,黝黑的肌肤、健壮的身躯,住在海拔近4,000米的木楞房里,家徒四壁,一无所有。嗜酒的丈夫从不过问家务,自己只能依靠几亩薄田种植土豆和苦荞麦为生,供养着两个尚在读书的孩子。

 

然而,对着她第一次见到从北京来的记者,张国英坐在火塘边侃侃而谈,讲述着她呆板而艰辛的生活。豁达的性格、朗朗的笑声、对未来的憧憬,绝无做作,从心底迸发出的是对生活的激情。

 

陈道馥说,「这是我所见过的最美丽、最聪明的女人,也是给我教育最深的女人。从张国英身上,我才真正懂得了什么是女人,真正懂得了劳动者的确是最聪明的,这聪明就是,认真生活,努力生活,即或生活是那样的艰辛。这教益是永生的。」

 

拾花女李华和她的儿媳妇们

 

陈道馥始终秉持实地采访以获取最真切信息的新闻记者的职业良知。她认为,新闻的生命在于求真,社会的和谐在于求善,生活的真谛在于求美。求真,就需实事求是,求善,就要亲近生活,求美,则需品味劳动。这在她的河南、新疆采访中,在她和48岁的河南扶沟县关帝行政村农村妇女李华的交往中,有着真切的体现。

 

2003年,河南省周口市委、市政府为了农民的增收问题这一中国「三农问题」的难点,组织近5万名以妇女为主的农民工赴新疆摘棉花。10月,陈道馥先后在河南和新疆实地调研。她放弃了国庆节黄金周长假,冒雨采访了河南省周口市5个县的数十户农家。随即,她又奔赴新疆。

 

在新疆期间,陈道馥先后采访了兵团4个师共20多个连队的周口籍摘棉妇女。出于对美就在劳动中,生活就是美的信奉,陈道馥每到一块棉田,都坚持和农民姐妹一同摘棉、搬运棉花包,一起在地头吃饭,手上磨起了一样的血泡。

 

当她听说农8师150团河南摘棉妇女的成绩时,并不满足于当地领导提供的各种材料,坚持要前去实地调查。她在戈壁滩上驱车200多公里近3个小时,于傍晚时分在棉田里找到了李华。李华和她的两个儿媳妇还有一个侄女,两个多月一些的时间里,4个人累计摘棉花近6,000公斤。这是其时在新疆摘棉花的妇女平均摘棉数量的近一倍。陈道馥以自身一天的劳作体会,和对其他拾花女的调查核实,证实了这个数字的准确性。并以此为依据,协助带队的乡镇干部共同为农民工核算工钱,保证了农民工的收益。

 

李华握着陈道馥的手动情地说,「以前儿女们在外打工,经常拿不到工钱,这回有了政府的组织,我们很放心,收益也有了保证。光知道有不少记者来新疆,但像你这样,都跑到沙漠边上了,跟俺们干一样的活儿,吃一样的饭,真是高兴。经济日报是中央的报纸,对俺们农民这样关心,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陈道馥对随行的其他同志说,新闻的真实,取决于材料来源的多方面。作为记者,一面之词是最忌讳的。

 

新疆归来,陈道馥陆续写成了〈摘棉摘出「周口模式」〉、〈中西合作,农民增收〉、〈摘棉回来说周口〉、〈图木舒克:从经营农业到经营城市〉、〈口内外五城散记〉等,先后发表于《经济日报》。适逢中央正在解决农民工劳动收益被恶意拖欠的问题,这一系列报道,对探索劳务有序输出、解决贫困地区富余劳动力尤其是低素质农村妇女的增收,和保护农民工合法收益以及区域经济的发展等问题,提供了一个新思路和切实可行的模式。经济日报为此并刊发了评论员文章和记者调查手记。

 

有感于陈道馥在河南和新疆近20天的采访并因此而身染疾痛,有感于她为了农民增收问题所付出的艰辛工作和敬业精神,河南省周口市委、市政府专此致函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和经济日报给予表彰。

 

湘女李雪珍

 

祖籍湖南的陈道馥一直为50多年前「八千湘女上天山」的业绩感怀不已,为这批被称作新中国屯垦戍边第一代母亲的献身精神而崇敬有加。在新疆采访间隙,她深夜驱车百公里采访了家住五家渠市的湘女李雪珍。

 

1950年初,新疆生产健身兵团从湖南征招女兵进疆。正如杜甫所谓「惜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于是有了八千湘女上天山的华夏壮举,有了共和国西部的第一代母亲。

 

李雪珍,湖南湘潭人,那年17岁。从西安乘汽车进疆,历时数月。不仅疾风冲塞起,砂砾自飘扬,还有落魄逃亡之残匪。这一去,便是终身。

 

陈道馥每每回忆起李雪珍的话语时,总是恸情不已。「住地窝子,一住就是近30年。谈恋爱嫁人,两床棉被权作妆奁,相夫教子,便也罢了。人啊,在哪儿也是一辈子。苦吗?真正的苦哇,思恋湘水湘情的苦,怀念父母姊弟的苦,就那样了。戈壁滩上,就像李颀《古从军行》说道,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这诗我记得很死。挖沟开渠,采摘棉花,没明没夜,那个累呀,排着队出工,能睡着觉走路,你说石河子漂亮,不!不止是漂亮,那是我们的血汗,是我们的年华,是我们的家。」

 

「但我还要回去,湖南老家!」那句发自肺腑、沉闷压抑的话,陈道馥也同样记得很真切。还有李雪珍50年前参军时的照片,一种文静、淡雅的美。陈道馥说,就像刚刚绽开的棉花,细、白、嫩,真是可人得很。这就是我的偶像,这就是我工作的动力,这就是我必须为之奋斗的「这一个」。

 

〈口内外五城散记〉的写作,陈道馥是在泪水中完成的。她说,不错,记者必须秉持客观冷静的眼光,忠实于事实,忠实于真实。但是,客观不能没有观点,冷静更不能冷酷。与采访对象的距离感,只能存在于事实和自己的理念之间。当你面对像李雪珍、张国英、李华这样的女人时,心和心的沟通,应该是零距离的。面对中国最底层劳动妇女琐屑生活中的默默劳作,面对她们的艰难困苦,你能无动于衷吗,这不是新闻的真实,这是对生活的冷漠。描述生活的艰辛,正是为了激发人们改变落后生活的热情。

 

经营企业的女人

 

同为女性,陈道馥对女企业家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她是中国女企业家协会的发起人之一。由是,她结识了诸多经营企业的女人。她们是中国企业家协会副会长兼中国女企业家协会会长银重华、北京市医药经济技术经营公司总经理陈济生、藏族优秀女企业家其美、北京兆泰房地产开发公司总经理穆存于、山西离石聚富焦化厂民营企业家傅俊兰。她们当中,经营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都有。对陈道馥而言,这是无所谓的,因为,对于她们,陈道馥从不称其「女强人」,而是更喜欢把她们描述为「快乐工作着的美丽女性」。

 

1996年三八妇女节期间,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召开全国优秀女企业家表彰大会,作为这个协会的理事,陈道馥采访了这些「快乐工作着的美丽女性」。短短的10天时间里,推出了〈中国企业家·女企业家〉专号,集中报道了银重华、陈济生、其美、穆存于、傅俊兰等数十位全国优秀女企业家。她特别为这些报道构思了极富女人气息的标题,〈工作是美丽的〉、〈三个女人一台戏〉、〈农家儿女的自述〉、〈追忆逝水年华〉、〈穆存于印象〉。撰写了「三月三日天气新,北京城里多丽人」的导语。

 

她在采访手记中写道,「和她们谈及自己的事,多是家事,谈得开心、爽朗,透出一种满足和幸福;谈及事业成就,淡淡的,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过,平平静静;谈到坎坷,有泪,也还是淡淡的泪,但让你感到沉重;谈及国事、天下事,则是各有远志,殊非泛泛,使你汗颜惭愧。」

 

这就是陈道馥的采访艺术。正是在这种贴近采访对象心灵的对话中,陈道馥和她的采访对象成为了朋友。

 

农民企业家付俊兰从小乞讨为生,12岁作了童养媳,改革开放以后劳动致富。但她满足于既有的家族经验式管理和造福乡里的纯朴心态,喜好别人称她为「女强人」。陈道馥对她说,女人首先要有女人的个性和魅力。真正的企业家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的体现,应该是善待自己、善待人生、善待家庭、回报整个社会,尤其是女企业家的魅力,应该是女人的魅力和人文素养、人格魅力的结合,企业家的成长在于他的创新精神。

 

1996年4月号的《中国企业家·女企业家专刊》,可以说是新时期以来报道女性企业家最集中的刊物。时任中国企业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会长的袁宝华同志,专此而撰写了〈再论企业家的修养〉一文。

 

作领导工作的女人

 

1985年,《中国企业家》筹备伊始,「企业家」称谓就引发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陈道馥始终坚定支持袁宝华同志所提「中国企业家」的观点。在主编《中国企业家》十余年间,策划组织了「中国企业家的历史方位」「名作家写名企业家」等栏目。累计采访企业家达数百人之多,撰写各类文章数十万字。她认为,忠实记录这个阶层的成长,是自己责无旁贷的责任。

 

1986年,陈道馥结识了时任北京燕山石化党委书记的吴仪同志。

 

在对吴仪同志的工作、生活跟踪采访的基础上,陈道馥体味到,作为党委书记的吴仪同志的魅力,是公职中的恪尽职守、无私奉献、细腻,是女性特有的对同志的关心、体贴。在此基础上,她从当代理论物理学的社会学实践角度,将吴仪同志其时的工作升华为报告文学〈女党委书记的协同学和创造学——访燕化党委书记吴仪〉。

 

这是国内外媒体最早介绍吴仪同志的文章。时任中国石化领导的陈锦华同志号召石化系统从事党的基层工作的领导同志,要从这篇文章中学习「新时期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管理工作相结合的方法」。

 

这个美丽的时代

 

陈道馥非常热爱自己的职业,同时对职业也有着清醒的认识。她常说,这是一个云蒸霞蔚的大时代,生活在这个充满勃勃生机的时代,作为一个记者,他的的特殊身份注定了,一定要以出世、旷达的心态,面对斑驳陆离的社会,面对五色缤纷的工作,关注国家的经济改革,关注社会的进步。这缘于她对普通劳动者生活现状的深切了解。

 

1992年,在黑龙江哈尔滨采访时,陈道馥发现日伪时期遗留的棚户屋依然在使用。许多家庭几代人困居一间狭小、仄憋、低矮的棚屋中,棚户之间间隔不足1米,居民区垃圾如山,消防车无法驶入,一遇刮风,连煤炉也不敢使用,怕引发火灾,无法逃生,生存状态极为恶劣。陈道馥写成情况反映及内参呈报有关部门。棚户区被彻底拆除,100多户居民得以重新安置,几代人的居住条件得以大大改善。

 

关注经济改革

 

1987年,陈道馥与中央电视台等新闻界的朋友共同策划、组织了「全国经济改革人才奖」,遴选了100位优秀企业家予以表彰,对中国经济改革的快速推进给以重要的影响。2004年,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世纪伟人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展览上,参加这次活动的100名企业家集体签名赠送给邓小平同志的「改革的总设计师」条幅,被置于醒目的位置。国内外100多家媒体均给以极大关注和报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1980年代末,有感于中国女企业家的出现已然成为中国经济进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组成,在袁宝华同志的关心和支持下,陈道馥和各界同仁共同发起成立「中国女企业家协会」,并担任理事,坚持在《中国企业家》开辟专版,并推出「女企业家专刊」,社会反响甚好。

 

1990年初,在极端困难的条件和复杂的局面下,陈道馥仅用20多个小时采写成〈来自四通的报道〉一文,并发表于同年2月16日《经济日报》头版。该文被国外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媒体评价为「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会止步不前」。

 

为了进一步推动海峡两岸经济贸易往来的趋势,1990年,陈道馥直接参与了海峡两岸经济日报组织的「首次两岸工业界交流」活动。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接见了全体与会代表,对随后兴起的台商投资大陆热潮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关注企业家阶层

 

陈道馥对中国企业家,尤其是女企业家阶层的成长,一直给予极大的关注。

 

1990年代后期,中国的职业经理阶层初步形成,市场经济体系初步确立。但中国企业家阶层人文素质的欠缺,诸如政治、文化素质的欠缺,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不足,陈旧的家族式管理方式,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陈道馥在十数年的采访调研中深深感受到,国家在经济工作上几十年的摸索、实践、经验,几十年的挫折、失误和教训,给予的启迪就是:中国经济的振兴,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改革是关键,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方向,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根本。这一切的核心,是企业管理尤其是作为实施着这一管理的企业家。

 

陈道馥亲历诸多企业家由盛而衰的经历。因而她在讴歌企业家的同时,从来不避讳企业家的缺陷。她认为,企业家的政治素质、文化素质、自身修养的欠缺,创新能力、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不足,无疑是一个重要的原因。适逢社会呼吁人文精神的重建。陈道馥以为,企业家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是刻不容缓。

 

为此,1997年,她与国内著名学者陈炳富、崔青田两位教授共同主编了《企业家人文修养丛书》。在这套丛书中,几位主编呼吁中国的企业家一定要珍惜今日经济建设的大好时光,要自持、自牧、自重、自律,要契而不舍、锐意进取。丛书一套8册,书名体现了编者的期望:《回报社会》、《迎接挑战》、《求知超越》、《善待人生》、《生生和谐》、《无形权威》、《人际沟通》、《临变善应》。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最完备的同类丛书。丛书的出版得到了袁宝华同志的高度赞赏。袁宝华同志在专为此书所作的序言中提出,「我真诚地谢谢他们在我们的企业家最为艰苦卓绝的时候,提供了这样一套好书」。

 

此前,作为对企业家人文素质的长久思考,陈道馥在她任主编的《中国企业家》杂志所开设的「知名企业家谈企业家」「名作家写名企业家」等栏目中,便约请了数十位有影响力的企业家,从自身的成长过程中来谈企业家的修养。袁宝华同志曾专此撰文〈论企业家的修养〉,著名经济学家萧灼基先生也撰文〈全社会都来保护企业家〉作为对这一问题的因应。

 

关注社会的进步

 

陈道馥坚信社会的进步必须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尤其对环境问题极为关心。1988年,她采访曾于1971年登月的美国宇航员J·欧文,并与欧文就世界和平、环境保护等问题作了深入交谈,在许多问题上形成共识。有感于此,欧文将自己在月球空间拍摄的并亲自签名的照片赠与陈道馥。在此基础上,她写成〈爱护我们的地球〉一文,在同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当天发表于《经济日报》,引起极大反响。

 

20多年来,陈道馥始终恪守以塑造崇高为新闻的使命的观念,在经济建设的各个方面都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她所写的一系列报道,诸如〈药石之言〉中呼吁尽快实施药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1995年),〈大事在农〉中提出农业企业化(1995年),〈锻炼金石〉中提出能源问题(1995年)等,较早提出了一系列在今日已然成为社会热点的问题。

 

这个快乐工作的美丽女人

 

陈道馥常说,新闻的生命在于求真,社会的和谐在于求善,生活的真谛在于求美。这追求充溢于她的工作和生活中。

 

作为记者,她坚守事在人为为真善之事、境由心造造无我之境的心态,努力去做生活细节的渲染,以使生活跌宕起伏。

 

作为女人,她同样有着女人的温婉、感伤。

 

她侃侃而谈的神态中,丝毫掩饰不住淡淡的忧郁,她为陕西咸阳农家媳妇刘小样的落寞而动情掉泪;她为那些生平第一次离开家、第一次坐火车走了数千公里、曾经赖以谋生的劳动第一次被称为技术、第一次获得了社会的认可、相片生平第一次被挂在了光荣榜上、第一次像男人那样有了想家感觉的河南拾花女而感佩而唏嘘不已。她为付出了青春、爱情的湘女而失声恸哭;她深深体会到了河南桐柏山区那些独女父母,虽然60岁可以享受领取养老金优惠政策,却依然企盼着生育一个男孩的自尊、快感,依然吞咽着没有生育男孩的的农村妇女的悲凉。

 

作为女人,她同样有着女人的遐想。

 

她甚是喜好五台山如瑞法师「流来的是水,流去的也是水,一切顺其自然」的生活真言。

 

她为自己这么多年来所结识的那些富有生活激情、充满幻想、达观务实的姐妹们而自豪。

 

1997年香港回归,陈道馥和全国人民一样兴奋不已,回归当日连夜写下了〈莺啼序〉,并在经济日报发表。

 

红船几番濯雨,返乡多璀璨。九龙寨,橘颂黄钟,绿绮丝竹铺染。新界翠,丹青写意,蓝塘水胜真清淡。媚珠旋起舞,紫荆绽开嘉典。

 

曾共风流,并耦耕猎,铸金瓯一片,也共有。三代夔纹,秦砖青皿刚健。忆难穷,壬寅静海,含诟耻,港城沦陷。又庚申、戊戌京师,几多昏暗。

 

炎黄裔胄,个个儿男,骁勇更劲健,共奋厉,南门御辱,虎门销烟,大角鏖兵,沙角血战。今来古往,先贤史传,侯官少穆英雄泪,邓江宁,共矢多留恋。关提督兵连升,壮志捐躯,英名今日扬显。

 

经历奕世,万里江山,眷念心如箭。又欣幸,经年判袂,落月停云,多少思量,邓公挥染。陈言两制,发抒胸臆,乾坤正是公撑住,便同舟同德同心干。待看统一功成,笑慰先驱,太平潋滟。

 

这词尽见陈道馥女性特有的情愫和感恩之心。

 

 

 

 

 

 

 

 

 

 

 

引文

 

面对中国最底层劳动妇女琐屑生活中的默默劳作,面对她们的艰难困苦,你能无动于衷吗,这不是新闻的真实,这是对生活的冷漠。描述生活的艰辛,正是为了激发人们改变落后生活的热情。

 

新闻的生命在于求真,社会的和谐在于求善。

 

作为记者,她坚守事在人为为真善之事、境由心造造无我之境的心态,努力去做生活细节的渲染,以使生活跌宕起伏。

 

 

这篇文章同时有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