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炜 (中国)


情归黄土地(程炜)

文:(余旻)

山西临汾地区,大宁县榆村乡金圪塔村,地处黄土丘陵沟壑区,坡耕地占80%以上,旱年不生苗,涝年脱层皮,自然环境的恶劣造成人们生活的贫穷、精神的匮乏。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年近半百的北京女人,会穿过层层煤灰尘霭,绕过重重曲折山路到这样的地方来工作,而且一来就是8年,还要一直待下去,待到生命的终止!

 

梦魂萦绕为那般

 

程炜和她这个年纪的同龄人一样,有着与共和国息息相关的经历:1968年,年仅18岁的她来到山区汾西县农村插队,她很积极,很快在汾西入党,1972年初被推荐上了清华大学化工系高分子专业,所有的人都认为她一定高高兴兴地留京了。可是,出乎人意料的,1975年底毕业时,面对山西汾西县委的邀请和留在父母身边工作的机会,她毫不犹豫地选择对她有大山般感情的汾西,第二次回到山区,担任马沟村党支书记,后来,被任命担任县化肥厂基建指挥部副总指挥,并在1978年任县委副书记。1978年底,因身体、家庭等多种原因,程炜调回北京市朝阳区幸福村中学当了一名灵魂工程师,尽心尽职,这样一晃便是18年。

 

按理,她应该会就这样相夫教子、教书育人,平平静静度过自己的生命,然而表面平静的她,心中沉甸甸的记着依旧在山区生活的父老乡亲,她多次梦回山乡,醒时又身不由己。

 

偶然是潜在的必然,她终会从一个必然走向另一个必然。

 

1996年8月,一张「汾西县解放50周年纪念会」邀请书让程炜又一次来到山西。在去汾西开会的路上,随着滚滚黄土,过去的岁月激荡起来,她没急于回京,而是想再看看那曾熟悉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想看看多少年魂牵萦绕的地方。程炜去了马沟村,挨家挨户拍照、录像,想留下乡亲们变迁的影子,访着、拍着,她的心越来越沉,她的希望同当年她带领村民种的泡桐、杨树一样,在那条熟悉的小河边,荡然无存了。

 

「阔别18年,北京等地人们的生活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里却山河依旧,当我走进当年老支书乔月明的家时,想不到他住在原是仓库的破土窑里,他得知我来看他,从蜷缩的炕头一点点爬起来说:『娃住窑,我老了,见一分钱也不容易……』我拿出一百元钱塞在他手中时,老人声音颤抖着却一句话说不出来,两行老泪顺颊而下。」

 

「我们到金圪塔村里唯一的小学校时已经9点多了,仅有7个孩子,教室里有几根直径约20公分、长2米多的木头,地上铺的是玉米秆子,孩子们就坐在玉米秆子上,木头当桌子上课。这是两间平房,已经成了危房,屋顶的大梁已经弯了,4个墙角已经拱出,窗户上没有玻璃,用塑料布订着,而且塑料布已经氧化,脆的正一块儿一块儿往下掉。屋里没有火,孩子们衣衫单薄,脚上多数只穿着单鞋,没有袜子。冻得红肿的小手还在那里艰难的写着字。我用摄像机留下了这些镜头。心里有说不出来的滋味。一位仅有16、7岁的姑娘是这里的老师,她是村里的小学毕业的,是这个学校的代教,每月的工资是45元。学生们自己带饭、带水,这里没有火,中午只好吃凉的。孩子们住的远,来齐了也就10点多了,下午两点多放学,路远的到家就天黑了。这个学校有十几个学生,分3个年级。一个这样的学校毕业的小学生,现在教3个年级,还奢谈什么教育质量呢!心里沉沉的离开了这所学校。路上村里的人说现在村里因为穷和路远,有20多个孩子失学……」

 

「那次返京后,穷山村的影子白天夜里追着我,郁结着我,我没法从中跨越出去。一有空,我就抱着相册看,放录像看,看这些曾熟悉的,插队时待我亲如父母的乡亲们还过着贫穷的生活,每看一次,心灵就被冲击一次。十几年的京华岁月我从未忘记他们。但这次却被震撼了。我一遍遍问自己,能为他们做些什么,我是47岁的人,日子安稳,但一想到他们,心就被揪住,我明白,我将再次选择,我要出征!」

 

「旧地重访」促成了她几个月后第3次重返山西的扶贫义举。1997年3月18日,程炜带着自家的20万资金,离职舍家,放弃北京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第3次踏上了开往山西的列车,她要去的地方,是国家级贫困县的贫困山区——大宁县榆树乡金圪塔村。

 

她带着20万元钱,提着两个箱子来到这个没有一个亲人、没有一个朋友、完全陌生的贫困小山村的同时,流言蜚语似乎也同时到来:「她想出名,捞点政治资本。」「谁知道她大老远到这穷山沟沟里来,是为了什么,没准来挖什么宝吧。」「兴许是家庭问题,她跑来避避的。」……在坦荡的二郎山面前,在愁苦的赤贫面前,这样的语言卑微如尘埃!程炜的耳中没有这些杂话,她的脑海中只有初来时遇见的那个和女儿同是13岁却一天学都没上过的小姑娘、那所破烂不堪摇摇欲坠的学校、那个一身病痛却只可以自生自灭的老太太、那座隐藏着优越旅游条件的二郎山……她辗转反侧,不为谣言苦,只想自己能帮他们做点什么。

 

汗水与耕耘

 

要从根本上改变他们靠天吃饭靠国家给粮的观念!程炜做的第一项工作是办学校。她要让这些孩子可以上学,由教育孩子来改变成人。借着国营林场的两间窑洞,1997年9月1日,五星红旗在「金圪塔幸福小学」操场上冉冉升起,这是一所特殊的学校,年龄从6岁半到14岁的21个孩子,统统上一年级,两名来自北京的大学毕业生和在一位当地人教孩子的老师。其后不久,程炜在公司驻地修建了两间明亮的大教室,每间面积72平方米,4个铝合金门窗,配上新的课桌椅,另有3间窑洞作为路远学生的宿舍,又有职工食堂为孩子们做饭,为了让孩子们能看上电视和晚上自习,他们买了发电机、电视机、影碟机。那以后的每天,穿着校服的学生,戴着红领巾,在阳光下,在国旗旁,在音乐里,由老师带领着做广播体操。雪白的教室墙上,贴着中国和世界地图,学生值日表、成绩表,黑板上每月出的黑板报,每个老师身兼数职,从学前班到三年级的课程全部开满。看到这一切,这辛勤劳动和汗水换来的一切,换来的孩子们一张张幸福、欢快的笑脸,程炜的心里感到莫大的欣慰。孩子们穿的衣服,是朝阳区教委捐来的衣服,他们用的新书本、新书包、新文具,新课桌,是程炜一件件亲手置办的。这些远比城里孩子懂事、能干的山里孩子,在这里改变了命运。他们从现在开始,已经不是那些放羊、挣钱、娶媳妇、生孩子、再放羊的孩子了,他们前面有不可限量的前途,正如在幸福小学教室顶端的白墙上巨幅鲜明的大红标语那样:知识是你们的希望,你们是中国的希望。

 

程炜刚到这个村的时候,道路不通、没有电、有20多个适龄儿童失学、吃水困难、全乡占地100多平方公里,只有乡政府一部铜线电话,一刮风下雨电话就不通了。全村200多口人,分散在19个自然村,村与村之间最远的离30多里地。全村占地22,500亩,只有耕地1,400来亩,大部分是荒山和荒坡,农民没有任何娱乐,为了生存,日出而做,日落而息,全村没有任何机械、电器,没有一间砖窑,村民衣着破烂不堪。

 

经过长达8年的艰苦努力,现在的金圪塔村不但从基础设施上有了巨大的变化,农民的收入也有了很大的变化。

 

首先是道路通了,虽然现在还是土路,毕竟是宽8米的土路,拉10吨货物的卡车可以放心的走了,山里农民的粮食、土豆、苹果、核桃、药材、木耳、蘑菇,在家里就可以卖出,农产品变成了商品,农民所需要的化肥,生产资料门市部可以直接送到农民的地头上,过去这些都是要农民赶着平车用牲口来回拉的,每次拉得很少而且很慢。

 

其次是电,程炜想方设法找省电业厅给这个村拉上了电,结束了这里点煤油灯的历史,尤其是看上了电视,现在家家户户都买了电视、卫星接收器,可以看农业教学片,学习管理果树、如何养殖,山里的孩子再也不会只知道「中国——金圪塔村」了,山里的农民从电视上获得大量信息,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不再盲目的满足现有的生活,议论的话题开始改变,已经开始考虑除了在土地上做文章以外,如何寻求更大的发展——了解了外界的变化,使他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程炜还请求国家信息产业部帮助安上了手机信号塔,解决了周围方圆几十公里农民的通讯问题。农民可以通过电话联系农副产品的销售,减轻了坑农害农的问题。发展了养殖业,农民养的羊、牛有了病,电话可以找来兽医及时治疗,大大减少了农民的损失。

 

她给资金、拉水泥帮助农民家家打旱井,现在每家都有两至三口旱井,人畜饮水的问题解决了,人们再也不用用牲口到很远的地方去驮水吃了。有了水,更可以在自家的地里种一些蔬菜,安排得好的家庭,四季都有新鲜的蔬菜吃,再也不会有只用咸盐拌面条吃了。她还积极引水上垣,把海拔1,248米的山沟里的泉水引到海拔1,438米的山顶上,克服了气候、资金、时间紧迫等难题,更亲自参与工程,不仅让一部分农民可以喝上清甜的泉水,而且使得黄土高原上的植树造林成为可能。

 

她找农业科学院请专家论证,这里适合种植什么作物,科学种田,调整产业结构,使农民增产增收。又从北京农业科学院、大同高寒作物研究所、交城枣树研究所、山西农业科学院等等许多地方引进优良品种的种子、树苗、优种羊,分发给农民,带领他们植树种草、发展养殖,使生态形成良性循环。现在他们植树、种苜蓿、种药材、收山桃核、收山杏核、采木耳、采毛肚菇、搞养羊、养牛、养鸡、养猪,每年的植树季节、春种、秋收季节到公司打工,每年只干上20来天,就能有近千元的收入,肯努力的家庭,收入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热血壮志、美丽心灵

 

程炜住的窑洞墙上挂着的是金圪塔村地形图,大宁县交通图和她自己的举措——第一,要把金圪塔村人荒坡荒地,开发成高科技农、林、牧、副的实验基地。取得经验后,逐渐推行,让农民直接受益。第二,为要把二郎山尽快开发成自然风景旅游区,她把金圪塔村现在的破学校和几个特困户的住房与摆设保留下来,作为城市学生的教育基地,这叫做旅游扶贫。第三,要把金圪塔村居住分散的19个自然村,移民并成3个村,集中解决通路通电通水问题,彻底改善他们居住和生活条件,这叫做迁移扶贫。第四,要在3个村建3所学校,使现在失学的20多名孩子和现在上学的18名孩子,都能受到良好的教育,这叫做教育扶贫。3年内,要使金圪塔村达到小康标准。

她的设计正一步步实现着。她的举动价值连城。如果选择自己的小家只有几个人需要她,但选择如此贫困偏僻的金圪塔村却有更多人需要她,她本可以像北京街头任何一个人那样生活着,安详的工作、洗衣、煮饭,安逸的度过一生,但她关注着更多的同类,想以自己的努力改变更多人的命运,这便显示出不同寻常的生命价值。

 

她常说:「如果有钱的人,除了自己享受外,拿出一些资金,选择一些好的项目投到贫困地区,为贫困地区用不同的方法做一点贡献,不仅带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摆脱贫困的力度就会加大,投资人也会收到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 她不是个有钱的人,却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绿化了一片土地,改变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极端艰苦的情况下,一个年过半百的女人,况且又身患心脏病、胆囊炎、胆结石,却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最大的贡献。1997年底,她回家时手里的20万只剩下70元,连火车票都不够了,是一位记者给她买了火车票才回到离开一年的家。她不是称职的妈妈,她为贫困地区的人民做了许多实事,让村里受了益,却牺牲了自己的好母亲的职责,苦了自己的孩子。刚到金圪塔的那段日子,因为那里没有电话,她想给孩子写封信,可是提起笔就想哭,一封信写了3遍都没写完,信纸全被泪水浸湿。妈妈想孩子,撕心裂肺的想——别人说什么都行,就是不能提孩子,只要一提孩子,她的眼泪就不由自主的就流下来。她不愿去人家里,看见别人一家其乐融融就想家,不能听见人家孩子叫妈妈,一听就想孩子,就想哭。一到夜里,空空的大院子不剩几个人,心里更加倍空荡荡,更觉孤独、凄凉,也是加倍地想孩子。这8年,她每年都是忙一年,直到腊月底才能回来和家里人团聚。

 

在金圪塔的日子并不只条件的恶劣,程炜遇到过误解、遇到过委屈、遇到过无可奈何,甚至有一次惊险无比的车祸。这样的时候,她硬是咬牙坚持着挺过来了。真正让她落泪的,却是得到许许多多人的许许多多理解、帮助和支持:母亲、丈夫、女儿的深深理解是她巨大的精神支柱;曾经下乡到这里来的知青们捎来的问候和鼓励让她明白自己并不孤独;同事们的默契和配合是她艰苦努力终有所回报不可缺少的部分……。

 

程炜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她常说:「到我们这个年龄,对什么名啊利啊,都已经看的淡了,荣辱不惊。这件事我做了,不为求什么,是内心特别坦然。我没有什么满含激情的豪言壮语,更没有什么一板一眼的套话。别人问我,我都是实实在在地回答『我来,就是想为当地老百姓办一点实事,办一点我竭尽全力能做到的事情』。我该做的,我都尽力去做到。」的确,大到筹划决策,小到选苗栽树,她都事必躬亲;喜欢干脆利索的她,在同事眼里,是个踏踏实实做事的「领路人」。在她的桌上,放着不少书,有《大宁县志》、《哈默博士传》、《企业法律事典》、《情满黄土地》等,她敬佩那些艰苦创业、不忘回报社会的杰出人物,因为他们身上流淌着和她一样的热血。

 

有一位记者为她拍了一组她站在二郎山顶上的照片,画面中她飞扬的神采表露着内心的不羁。她还经常对记者说:「我不是红色的,千万不要把我写成红色的,应该写成全颜色的,我就是一个一般人,可能比一般人多做了一点事,一般人有的毛病我都有,我就是一个有七情六欲的普通人。」

 

对于未来,她的脑海中有一个美如诗画的图景:山里建成一个小小的庄园和有机产品基地,果树全都特别好,枣、樱桃什么的全都特别甜;整个生态平衡地养殖、放牧、种树造林。还开发出二郎山的旅游区,让外面的人们进来看看,让山里的人们多多接触外面、接收外来资源……。

 

脚下的路

 

程炜的事业正在蒸蒸日上。8年来,她战胜了自然、资金、人为的、自身的多重困难,坚强地克服着艰难困苦,终于,各项扶贫工作有了非常大的进展,为了贫困地区的人民,她还要接受各种严峻的挑战。尽管有支持,以及形形式式的称赞、爱护和热情。但表面的热烈以后,她的路依然是艰辛而曲折的,资金短缺常常限制着项目的进展,甚至她支付自己的一点开销花费都会变得困难;她打动人心的坚强背后有着掩不去的脆弱。作为一个女人,她想成就的这一番事业注定她必须备受考验,她所承受的艰难,外人很难明了其中的滋味。有一次程炜上县里买羊,不知怎么有了些误会,招待所没跟她打招呼就给她换了房间,夜里精疲力竭的程炜找不着休息处,便一个人在寒冷的大宁河边静坐了一夜。也有个别人说:「你扶贫,我干吗?」或调侃「20万元扶贫,一碗胡椒面也撒不匀。」有时一些报道的失实之处,也使她陷入极大的困顿中。对于各种风凉话,程炜的态度很坚决:「没啥,事实会改变人们的看法,为干事业,我不后悔……。」

 

不理解是暂时的,一个美好的心灵支撑一次有意义的的选择,对她而言,这就是和平事业,为了当地人,为了黄土地,她接受这样的挑战。她把爱因斯坦的一段话写在墙上、记在心里:「人生的价值,不是看他当过多大官,也不是看他积累了多少财富,而是看它对人类做过什么贡献。」

 

这当然也是全世界的和平事业。贫困面前不能有旁观者。一滴水、一棵树汇聚成河川丛林,一颗心、一份爱温暖出美丽新世界。程炜是一个普通的女人,她不平凡的经历,是在用生命谱写扶贫济困的壮丽的诗篇;她是先行者,但她不会是独行者。

 

 

 

 

 

 

 

引文

 

她不是个有钱的人,却拿出自己多年的积蓄,绿化了一片土地,改变了生态环境,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

 

不理解是暂时的,一个美好的心灵支撑一次有意义的的选择,对她而言,这就是和平事业,为了当地人,为了黄土地,她接受这样的挑战。

 

贫困面前不能有旁观者。一滴水、一棵树汇聚成河川丛林,一颗心、一份爱温暖出美丽新世界。

这篇文章同时有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