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淑雯 (中国香港)


从这里开始(辛淑雯)

文:(陈惠芳)

OLYMPUS DIGITAL CAMERA Clowning Ministry, Christimas in 2004  at Fringe Club Consecrating the bread and wine during the institution o (1)

在基恩之家13周年的庆祝活动上,千来平方尺的礼堂挤了百来个信众,一个挨一个的,没有一张空座位。聚会进行期间,还是陆陆续续有信众到场,使已经坐得满满的会堂,得再挤一点再挤一点。现场演奏的音乐,配合会众的歌声,把温煦的感恩气氛和情绪一路路牵引提升。

 

基恩之家是香港首间也是唯一一间同志教会,由一群同志基督徒组成,参加者包括不同性取向的人士,他们来自各基督信仰宗派,包括天主教。在传统教会的理念中,所有非异性恋的行为,包括同性恋,都是罪,是神不容许的。基恩之家在这个大论说之下,难怪被认为是异端。

 

13周年庆典中的一个高潮是播放两辑幻灯片:<回忆篇>之爱的季节,与及<喜乐篇>的明日恩典。幻灯片中的照片是一个个欢乐的笑脸:不同年代的信众,不同组合的活动、不同的时刻、不同的心情、不同的回忆、13年的爱与企盼凝聚在闪动的光影间,以会场满溢的笑声回应。一时间,似乎忘掉了也看不出这一个另类教会曾经历过,那许多个年月日日夜夜所面对所承受的压力与困难。

 

两年前才成为基恩之家全职牧者的辛淑雯牧师静静的坐在最前面的一行,整个过程中都面带微笑。13周年庆典的大部分活动都是由会员负责,她只是在末段时带领会众祈祷幷为新一届同工祝福。在这个饶有意义的日子里,她安祥地坐在会众中间,跟他/她们一起享受那份平安与喜悦。两辑幻灯片的照片中有一组是辛淑雯跟同工跟信众们揽头贴脸的合照,照片中的她笑得像小孩般毫无保留。

 

是因性别道德惹的祸

 

辛淑雯爱笑,笑起来声音响亮,能把人的心一下子打开,就像她的笑脸般灿烂、阳光好像从里边透出来,照得人暖暖的,让人感到舒舒服服、亲亲贴贴、胸怀适展。不说话的时候,辛淑雯很多时仍然保持着微笑,让人感到舒服泰然。她研习神学,专研的课题包括旧约圣经和女性主义神学。一直在教会工作,是传道人。成为基恩之家的专职牧者与按立牧师前,她曾担当菲律宾外籍佣工与华人教会的牧民工作,此外,也参与推动小区的妇女充权项目。

 

一路走来,从读书到工作,教会是辛淑雯最主要的庇荫。她做传道人和牧民的工作、自己不断进修,受到别人对传道人与牧者预期的尊重和尊敬,感觉就像活在温室里:每一步都是安安全全、平平稳稳,那条生命的轨迹好像一早就已经写好,可以预计。但对于辛淑雯来说,这份安稳与保障却不是她对生命的终极想象与想望。在新千禧的时候,她毅然辞掉传道人的工作,去寻找那些能够让她实践神学理念的人群。如是,她走进了小区里的妇女当中,走进了基恩之家,走进社会边缘的弱势群体,走进因性别角色因保守的偏颇的宗教诠释而滋生与肆虐的不公义与暴力中去。

 

「女人面对的暴力,除了可见的,还有不可见的。怎么说呢,正因为我是一个女人,所以对于一些不可见的暴力,我能看到,由然而生的是一种同理心。譬如在家庭的角色中,很多时候要扮演一个非你所愿的角色,这明显地是一种暴力。」辛淑雯说。来到基恩之家,她也看到性别与性别角色的角力。「这影响着这群性小众基督徒的个人成长,包括怎样看自己,自我价值等问题。他们其实处于不知如何摆放自己的位置。就好比男人或女人被定型所带来个人的张力,比如说一个男人,他很有感觉、很有感情、很容易流露,但文化告诉他:你是一个男人……外表上我是的,但里面我有另一个我,那我如何去表达自己?」

 

辛淑雯会把性特质(Sexuality)与灵性特质(Spirituality)看作是一个整体的两面。但她观察到教会在这方面的看法一直是很割裂,将性、性别和心灵归属三方面割裂开来。「教会一直实践的或传讲的一套意识,都是很割裂的。但偏偏我从小到大,在现实生活里看到的都并非这样。我们要找一个聚合点,这个点无法抽离大社会的文化加诸于人身上的暴力。」辛淑雯认为灵性特质是一个人个体的整合。她观察到许多人的心灵与个体,无法整合一致,或潜意识里抗拒一致。然而,许多人都不自觉这对自己造成多大的暴力,也不自觉地把这种暴力加诸在别人身上。她所认识的同志信徒当中,不少对教会对上帝都是很虔诚的,不过他们接受不了自己是同志。她说:「他/她们亟欲像脱衣服那样把这个性身份脱掉,这是非常痛苦的,却又是不行。就这样我看到社会的暴力。」

 

「同志信徒的两难就是:要在信仰与性身份之间作取舍。在实践上是不可能的,始终两者都是人之为人的根本,无庸作取舍。这可说是来自教会的暴力吧!第一是认为同性恋是罪,第二是认为这是可以改变的,但改本身就是一种扭曲。第三是用道德判断去践踏一个人的自我形象和个人成长,包括感情的发展……。」

 

辛淑雯形容有的同志信徒自觉是上主创造中的次货,潜藏于心中总有洗不去的污点。经传媒的描黑,使同志更感自惭形秽。同志在建立亲密关系上也殊多避忌,他/她们不可以在街上跟男或女朋友拖手、拥抱或亲吻等这些很普遍地出现在情侣间的亲密行为,也没法向家人透露半点,在欠缺支持网络下,恋情也只好转移到地下进行,两人的关系也因此容易陷入死胡同里。教会的访客其实对他们来说也有威胁,他们怕会被认出来,担心会踫上熟人。「为此,我感到莫明的凄凉,对一般人只是普通不过的事,对同志来说,却带来如此的威胁性和恐惧。」

 

主流教会怎样看基恩之家?辛淑雯说没有做过调查,所以不知道。「但听一些弟兄姐妹讲,有些认为基恩之家是异端,即不遵守或宣讲不合正统基督信仰体统的异己。一般主流教会认为,同志根本不能是信徒,哪又何来教会呢?我需要补充一点,主流教会这个名称太笼统了,涵盖面太阔,我会用不理解同志的信友是比较正确和持平。」

 

是信仰与性别道德的桥梁

 

教会认为同性恋是罪,所有非异性恋的行为都是违反自然,都是不道德的。主流社会对性小众抱持同样偏颇的态度。但在过去10年,情况似乎有了改变。香港政府在1996年进行一项调查,研究公众对不同性倾向及反歧视立法的意见。调查以引导性的问题进行,[1]结果是超过85%的响应反对立法保障不同性倾向人士免受歧视。2002年理工大学再探讨市民对同志平权的态度,结果显示有7成到9成受访者认为同性恋者应该与异性恋者享受同样权利。

 

2005年,香港特区政府计划草拟性倾向歧视条例。一下子,无论在教会以及同志群体里都掀起了很热烈的讨论,把一直潜藏在教会和社会中的矛盾与差异, 压迫与暴力,明明白白的摆放在桌面上,清清楚楚的突显出来。当中,反对的与支持的阵营楚河汉界,敌我分明。

 

教会中的反对声音非常激烈,一轮接一轮的公开表态声明,在机构内的(立场) 审查,无论对支持或反对的人都造成莫大的压力,滋生一份胁惧的情绪。作为香港唯一一间同志教会,基恩之家站在风浪的前哨,首当其冲。基恩的存在,就是挑战主流教会性道德价值伦理的一份宣言、一个活生生的体现:体现信仰、性特质与道德之间共生共容共融的依存关系、宣示性别身份的丰富多元姿采。

 

「(基恩之家)作为香港首间也是唯一一间同志教会,在同志的议题上,成为其它教会认识同志基督徒的渠道,以及讨论这个议题的桥梁,基恩之家理应责无旁贷地成为当今同志社群、社会和教会的生命与信仰见证,以先知的使命和角色来为这个充满歧视和纷争的世界,活出融和的生态。」辛淑雯说。

 

前身为香港十分一会宗教组的基恩之家,于1992年7月创立,直至2003年都没有专职的牧者。因此,一直未能建立清晰明确的教会形象,缺乏固定的发展方向,教友的出席率不稳定,半数参加者都抱着过客心态,财政方面亦因而匮乏。教会以至社会人士对同志根深蒂固的歧视态度,使同志教徒在生活的每个范畴都感受到莫大的心理压力。基恩之家一直不对外公开会址,对来访者非常审慎,教友甚至难于跟其它教徒明言自己所属的教会。

 

基恩之家选择了辛淑雯,辛淑雯选择了基恩之家。他们的第一次相遇是在1994年,由香港妇女基督徒协会(下称女协)一手促成。当年,女协与基恩之家合作,开始在同志基督徒团体的崇拜中举行圣餐。辛淑雯被邀请襄礼。2002 年,基恩之家成立10周年,辛淑雯参加这次庆祝活动,恩缘再续。当时,基恩之家邀请她做关顾工作的培训,为了加深对基恩之家的认识,她参加他们的崇拜、团契和小组等活动。2003 年辛淑雯正式成为基恩之家的牧者,2004年基恩之家按立辛淑雯成为牧师。

 

「基恩之家吸引我的地方,是其超宗派的特性,天主教与更正教的兄弟姐妹能够抛开历史的包袱,走在一起崇拜以及共享圣餐,实践了普世运动的精神。第二个特性是他们能坦然的做自己,同志身份在这里不再是禁忌或令人尴尬的事。第三个特性是冲破了在教会中谈论宗教与性意识的桎梏,而勇敢地将性意识这个议题,在信仰与神学反省中暴光。以上3个特质,让基恩之家成为一个使人得到整全照顾的信仰团体,不单让每个人都能拥抱真实的自己,也让教会回归本来的身份,也就是基督的身体。」

 

从主流教会安全的庇荫,跳到被边缘被排挤的同志教会,辛淑雯毅然站在性别与信仰冲突的火在线,与饱受歧视与排挤的性小众同行,尝试用实际的生命经验,化解性别差异与信仰诠释差异之间的矛盾与暴力,创造一个公义、共融与和平的社会。

 

是同行

 

「我们的开始是一起生活、一起痛快的玩闹。我志在做我自己;我希望让他们看到他们自己的存活。相对于一个异性恋的世界、异性恋教会,可能这个阻障不明显。但在这里,很多人都将自己分裂开来,并且不意识这种分裂对自己的影响有多大,包括生活的每一个层面、包括信仰……;我要把他们从逃避的世界拉出来。你可以逃避一阵,但不能逃避一世。我要他们面对自己,积极面对痛苦……。」

 

辛淑雯时常记得女性神学有一句:个人的就是政治的。「不是要先处理这个,后处理那个,而是两者一并处理。另一样就是:个人的就是社区的,我一个人痛苦,整个小区都痛苦;小区痛苦,其实也联系了我个人。这不单是整个社会建构的意识形态,基本上信仰告诉我们的,也是这样。」

 

「和他们同行是我牧养的一个理念。」在一般人心目中或一般教会的想法中,牧者应是信众的领袖,牧养就是从上而下地看顾大家、主导会众的思想,但辛淑雯一直的神学建构都不是这样的。「人间世事,应容许有神秘不可知之事、不可明之事、不可解之事、这包括我对上主的理解,有太多的事我不能理解、不明白、人生也一样,对我自己如是、对他人亦如是……。」

 

「与他们一起去发现,一起去经验,这是很重要的。假如大家觉得可以这样做,那好,就一起错吧。」从她的专业角度看,可能会觉得是行不通的,或者会兜多一些路,「但不要紧,我们一起去经验。圣经里面有一句话:俯就卑微的人。另外还有一句话,也是一位前辈老牧者讲的:勉强甘心,甘心勉强。他特别指向的是作为一个牧者的心肠,有些事,你未必愿意去做,未必愿意扮演那个角色,但你就是甘心去做。」

 

辛淑雯要面对反对的声音,面向公众对这个群体的不明白、很多的误解,她要公开讲她的立场、她的想法。「我会用很平常的态度,所谓的平常心,使用和善而温柔的心态去处理,这就是主耶稣处理事情的心态。行动才是实际,不需要讲太多,我们的语言本身就是一种限制。作为一个牧者,我的呼召就是去行道。这个道不是讲道传道,那是很狭窄的。道要行出来,一直发现下去。你一旦踏入信仰就是踏入了一个冒险之旅。」

 

辛淑雯这个人比较批判,比较有自己的看法。「我会对主流的事物,包括我自己的文化,我身处的环境,都保持一种批判的态度。当人人都那样做的时候,我就会质疑,我不认为非得那样做不可。在『不认为』之下,我会从根本去思想,究其所以然,才采取我认为是对的行动。」她也是一个很富创意的人,她不认为只有某几套方法是最好的,世界上没有一套方法是最好的。譬如在主流中,做事一定要有效率、要快,那她就会想,为什么要快?为什么不能享受过程?为什么要有效率?可以有不同的……。」

 

是从个人的教会的到社会的实践

 

2005年,基恩之家踏入第13个年头。在过去两年参加基恩之家的人数稳步递增,每星期参加崇拜的人数由2003年平均约40至50人,增加到2004年的70-80人。这一群遭受巨大而深重的家庭、教会与社会歧视与排挤,饱受性身份困扰的信众,需要很大的动力,才可以坦然地面对自己,肯定自己。基恩之家是同志教友的特区,给他/她们一份安全感、一个团队的支持与力量、让他/她们有决心和勇气,慢慢从桎梏成长的衣柜走出来。而除了个人与群体的努力,也在在需要相应的外在环境的转变,他/她们才可以真正地走出困局。

 

作为基恩之家的牧者,辛淑雯除了辅导同志信众的个人成长及自我接纳,整合信仰与性身份的裂缝,发展整全合一的生命之外;也加强与其它教会及其它社群的沟通,平等对话,建立一个共融的社会关系。在过去两三年,基恩之家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较过去紧密,他们接受传媒访问、投稿报章和教会刊物等、到不同群体去介绍基恩之家的工作、并举办工作坊和讲座等,大大开展了对话与交流的空间。

 

在这次特区政府性倾向歧视立法的咨询过程中,基恩之家相对地更活跃参与教会以外的同志平权运动,积极投入由社会各界组成的联席。2005年3月基恩之家和香港基督徒学会出版「同志心。牧养情」,探讨同志基督徒与他/她们的家人朋友的经验。6月,基恩之家跟不同宗教信仰人士一起,在报章联署刊登的支持立法的主祷文。同年7月,香港同志小区联席(下称联席)出版了「同志E道」。从基本人权、从社会运动、从宗教、从政策制定、从性别及跨性别角度探讨同志平权运动的种种。联席在1999年成立,由十多个本地性小众/性别认同为对象的团体组成,基恩之家也是联席的成员。

 

辛淑雯形容基恩需要包扎伤口的人很多,其中家庭、教会、社会的不接纳,而引致的种种心理压力,实非为外人道;而这种困扰和恐惧感却是无日无之的。「鼓励受性身份困扰的人坦然面对自己,对他们是一项难度极高的挑战,要坦然跑到上主面前来承认这一点,谈何容易!」在这个教会的工作,不光是做牧养的工作,她经常强调要两条腿走路,教会里的牧养工作固然要做好,同志运动也不能抛诸脑后。「如果教会只是单单成了弟兄姊妹的安乐窝,另一只腿却一动不动,他/她们始终没办法以一个整全合一的人去成长。无论你如何虔敬,你始终觉得自己有点『跛』,这是很痛苦的。」

 

辛淑雯认为需要慢慢逐步处理的障碍,是如何带领这里的群体去意识到「两条腿」走路的重要性。「这是挺困难的事。我们不能有太多假设……怎么说呢,教会中人大部分都是政治冷感,如我所说,敬敬虔虔,做好自己的本分,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心态。我该如何慢慢去培养一种思想,就是我们也需要去看顾社会上的其它人,虽然你的处境不是很有利,但如果我们不去做一些事情的话,如果我们只是着眼教会内部的事,而忽略了其它性别小众的朋友,这并不是我们的信仰。」

 

是在孤独中与边缘者与同道人前行

 

「跟我们合作比较多的是香港基督徒学会,很开心能有这些合作。」另外,辛淑雯来到基恩之家结识了很多不同范畴的人,包括同志运动活跃分子,还有一些同志友好机构。所以她不会因为不在主流教会之内而感觉孤单,反而有另一些体会:不只是她一个人看到事情应该这样做,有共鸣的人也不少。从她/他们身上学了不少,身边像多了许多师傅。……透过在生活在社会的边缘者之中,被他们服侍、被他们牧养、上主亦籍着他们来开拓我的信仰和人生界限。我指的他们,不单是基恩之家,其它团体、组织、或服务社会边缘群体的朋友,跑社会运动、公民责任的朋友,亦是我的信仰和神学对话的启蒙老师。」

 

有时候辛淑雯也会有一闪而过的孤单感。「较多是在牧养的层面上的,在这里牧养只有我一人,没有人会理解同志信徒的挣扎,没人能分享我牧养的理念。对于我,并不造成太大的困。随着时间的验证,经验的累积,问题将自然解决,问题也将不成问题了。」但话说回来,孤独是辛淑雯的导师,这种感觉,既是平常,又是一种特别的礼物和恩赐,是她很好的朋友与导师,它既会在一些特别的时刻和她一起度过,也教她如何陪它一起度过,这个过程是人生中很精彩的火花。「我不是自我安慰,很多时候能领会到孤独本身是一种智能的开导者,开导我看到另一些事情,另一些角度。」

 

是在日常的生活点滴中体现

 

「我的图画是:和平工作是一条链,一个紧扣一个,这条链会越来越长和阔。世界上每一个女人,也包括其它参与和平工作的男人或女人,不同界别的人士,不同的人会慢慢加入,我很幸运成为这个组别中的一员。」辛淑雯这样形容和平工作。

 

辛淑雯认为和平工作可以有很多不同的范畴,不同的层面,可能连自己都不意识到,原来自己正做着和平工作。「譬如从起初我只是想到如何认真地响应在牧职上的呼召,想不到我竟可以在教会的层面做着和平的工作,还影响着主流教会和社会。」她说和平不是一个口号。「我很开心能用自己的行动,去表达和平。我亦很开心能影响身边的人,让他们看到,在一个社会行动中,在高举和平的同时,是如何与基督信仰结连,以及和我们整全的个体结连。我想,和平就是要做到这一点。」

 

因此,对辛淑雯来说,和平不一定要做大的事。若然能在每天的生活中,认真而敬虔地活现生命的本质,你就是一个和平使者。「例如在买卖的过程中,对方是你不认识的,但你如何在买卖货品中做到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再说,尊重与我们共生的大自然与人类,以她们为自己整全的部分这样的话,就已经是和平的开始。」

 

是和平

 

笑容是辛淑雯的标记。她说话不多,总是想得清清楚楚才细细的讲出来。她相信实践,认为语言和文字有很大的局限性。她相信真理是体现在人群中,尤其是社会中的边缘群体。如是,她走进了备受歧视与排挤的性小众群体,走进了备受信仰与性身份困扰的性小众信徒群体中去,与他们同行,一起画出公义、共融与和平的社会。

 

 

 

 

 

 

 

 

 

 

引文

 

从主流教会安全的庇荫,跳到被边缘被排挤的同志教会,辛淑雯毅然站在性别与信仰冲突的火在线,与饱受歧视与排挤的性小众同行,尝试用实际的生命经验,化解性别差异与信仰诠释差异之间的矛盾与暴力,创造一个公义、共融与和平的社会。

 

女性神学有一句:个人的就是政治的。……另一样就是:个人的就是社区的。

 

我的图画是:和平工作是一条链,一个紧扣一个,这条链会越来越长和阔。

 

 

[1] 邵國華﹐「性傾向歧視立法──需要與誤解﹐《思》」香港基督徒學會﹐第93期﹐2005年1月,頁6。

这篇文章同时有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