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刻时光——小毛驴的姑娘们
文/ 史书俏
壬辰之秋,初来咋到
我是2012年9月14日来到农园,黄灿在车站接我,把我的行李放到了逸林居。他带我路过七仙阁小院,破旧的房子里满园绿色,柿子树下仅有的一小片地里,丝瓜、南瓜满墙爬,院子里的小花杂草长得肆意又精神……看得我好着迷。我跟黄灿说我要住到这个小院,下午自己赶忙把行李搬了过来。李鑫房间还有一张床,住过刚离开不久的香港姑娘。第一天陈云带着我一起做月饼塑封,后来和大家一起配菜、集体劳动……日子在新奇和闹哄哄中匆匆走过。
罗逸、黄灿和李银是我在农园认识最早的伙伴,也是他们身上的质朴吸引了我加入。记得第一年中秋在柳林小院,翠环和小陶演了一幕《春江花月夜》的小剧,之后小陶打了一段漂亮的双截棍,那晚十点多他们几人唱着歌,一同从柳林走回了后沙涧村的宿舍。之后常有各类聚会。12年农园西边的池塘放水,男生们去抓了好多鱼,晚上大家拿着自己的碗一起到董永大殿吃鱼餐,把抓来的鱼做了香煎和水煮各一盆、红烧和鲜汤各一锅,二十几个人围在桌前和锅前吃啊吃啊吃…李菲喝了点小酒跳了一段热舞,翠环把自己喝倒了好几回。
十月李银生日,李菲提前半个月开始策划。第一个节目,李菲写到:李翠环独唱《小龙人找妈妈》。我问翠环:“你喜欢唱儿歌?”翠环说:“我是坚决不会在现场唱《小龙人找妈妈》的,我妈天天的不管我。”那晚大家在七仙阁女生宿舍聚会,每人分享“怎么来的农园?以后要去哪?”。记得现场有人说:“坐330来的,以后还得坐330回去…”。李银喝得微醺,散后,我们在宿舍尽兴地玩了好久。接下来的聚会主题是“李菲的菜丰收啦”、“立秋喝鸡汤“之类的。听说喝鸡汤的那回,李鑫买了一只母鸡,炖了两小时没烂。来的人多,孙师傅舀了一只鸡爪啃到牙疼也没啃下来。
11月立冬,我们集体搬到了逸林居。后来友芳搬来和我一个房间,我们常一起讨论文艺。她的专业是日语,喜欢文学和电影,正直又可爱。我在会员部办公时,偶尔听到她和配送会员的对话:
会员:你们的鸡到底要什么时候才下蛋呀?
友芳:快了,快了,我们的鸡快下蛋了。
会员:那什么时候可以给我们送鸡蛋?
友芳:下了就马上配送。
……
(注:2012秋,农园的鸡突然集体不下蛋,导致已订出的6万枚鸡蛋无法按时给会员配送)我很惊讶,问友芳:“你怎么知道鸡马上要下蛋了?”她说:“我每天要被问好多好多遍啊,可鸡老不下蛋,好烦。”当时同负责会员工作的还有翠环,她时常讲点工作中的冷笑话,如有会员要求配送的鸡是一半公鸡一半母鸡,她很郁闷,问会员:“什么鸡能长成一半公鸡一半母鸡?”会员说:“我不管,那是你们的事,反正我的鸡就是要一半公鸡一半母鸡。”翠环是社工专业,活泼开朗,喜欢看宫斗剧,常常追剧到很晚。
甲午,两舍五友
小智、梓艺、兰洁是14年的春季实习生室友。小智14年从新加坡回来参加农园的实习生项目,她是个独立的姑娘,工作激情饱满且目标明确,喜欢睡觉,后来工作越来越忙她睡觉的时间也越来越少。14年冬天她用了一个月工资买齐了所有过冬的保暖物品,自己在七仙阁小院过了一冬,她养过一只叫小白的猫。梓艺是心直口快的北京姑娘,学了几年小提琴。去年7月我在武强调研,高亢下一口气买了三把小提琴,托一起参加调研的周立老师和他课题组的同学们帮我背了回来。想着日后在宿舍跟梓艺学琴,却没留意到一个细节:她刚搬来宿舍时带着自己的琴,拉了几晚又把琴送回家了,之后闲下来的日子,她每天和小智两人在宿舍睡懒觉。她帮我调过一次弦拉过两曲,我拨弦拨得心烦意乱,她睡饱后安慰到:这事就不能急,得慢慢来。兰洁来时近毕业,我们一起住的日子不多,她注重心灵的成长和人与人的交流,每次回来,必邀大家长谈。我们聊过最深的话题是在农园的生活和收获,倚在小院客厅的破沙发上,有时说到深夜很晚,畅谈淋漓。后来她邀请我一起参加耕读社的聚会和晨读,从这开始我不忙时常在农园晨读经典。
立冬我再次搬回逸林居的室友是晶晶和香霖。初搬到宿舍时,我调侃:这样的寝室氛围,不是我每天听你们俩说会员配送,就是你们俩每天听我说爱故乡。她们扑哧扑哧大笑,说:还是你来跟我们说“爱故乡”吧。后来的情况是,我常用前辈的口吻和两位讲人生;香霖食素,则给我和晶晶讲素食、讲食物和身体的关系;晶晶讲男友L,不过我和香霖最喜欢听晶晶家百岁婆祖的故事;香霖是体育特长生,每天有运动习惯,有时睡前我也会和她一起压腿。晶晶更多时候是在打电话,白天给会员打完给同事打,晚上给家里打完给男友打。
乙未匆匆
15年农园经营调整,香林和晶晶搬到柳林,舒淇搬过来了。舒淇是典型的南方姑娘,每天晚上提前把粥煮好,第二天一早准时起来打豆浆。休息时会去早市买各种食材做尝试,她试验最满意的是苹果排骨汤,她说汤酸酸甜甜有苹果味,苹果酸酸甜甜有排骨味。我从不敢尝试她认为做得满意的料理。她去深圳挣学费不久,香港岭大今年的志愿者生林成了我的新室友,她来农园的第一天我碰巧在半路遇到她,我们相处的时间不多,唯一的一次外出是一起去看央美今年的毕业展。她喜欢小动物,来农园之初,上午挤羊奶下午捡鸡蛋的日子让她很兴奋,还把绿房子看门的长毛小狗揉得不像话。最后一位室友是姗姗,小崔和她交接工作时,她问了一整天“为什么”……听得我后怕,想着如以后在宿舍她要是问我这么多为什么,我一定要拒绝和她交流。她没搬来前,我问她:“你晚上睡觉磨牙吗?”她说:“没有,我不磨牙不打鼾,我睡觉很乖的。”呵呵,她确实是很乖,好象也没问过我“为什么”。有时,我会烦她遇事总大惊小怪。
现在宿舍剩下我、郭郭、若和姗姗,还有接下来要出远差的翠环。我和郭郭有时会深交流,她经常指出我一些不经意的缺点,如:为什么我用完她的酱油两个月后才买新的?而买回来了她又不想用了。为什么我要让她帮忙去摘辣椒?为什么我总喜欢在小事上麻烦别人?…我很喜欢她的直率,告诉她当时自己的想法和问题的出处。她是个实干又有智慧的姑娘,常提醒我去直面自己的缺点。记得三年前第一次见她是在农园的周会上,她报告自己一周的工作:在地里刨多少条沟、抓了多少只虫,砍了多少颗白菜……当时对农园工作好奇的我听得忍不住大笑。标准的软妹是若,喜欢朗诵,更喜欢没日没夜地打游戏,常抛出一些我这个年龄完全听不懂的冷笑话和游戏术语,我反问她答案,屡遭嫌弃后彻底放弃了。她也吃素,农园开荤时,我尤其喜欢和她坐一桌。
今年国庆友芳回来农园看大家,好高兴又和她聚到一起,我们一起准备丰收节时,恍惚觉得她和所有的伙伴从来都没有离开过。这个月我和郭郭换了房间,我又搬回了以前住的屋子,把屋子收拾后突然看到了自己这三年的丰实。整理物品时,我找出了来农园前生活和旅行时用到的外币,好开心,转瞬间便感觉到了自己现在物质的匮乏,不免冷静了下来。
三年来我在女生宿舍七仙阁和逸林居之间来回搬,历经了2012年—2015年来农园实习和做志愿者的室友,我从未想过自己在毕业后还会遇到这么多室友,像再次回到大学校园生活。当阳光照在土地和万物上,她们捧着内心最纯真的田园梦来到农园,她们是这样美好、这样明亮,温暖着任性又固执的我泪流满面。她们让我懂得,自律下自由的生命更丰盈,包容下脚踏实地地生活是如此心安。
史淑俏
初稿2015年9月14日
修稿2015年10月26日
于北京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