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淑芳(中国)


 

59791257367895000

追梦田垄上

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爱故乡”公益活动

 

今年44岁石淑芳是河南灵宝市苏村乡福地村一位农家妇女。和所有的农村妇女一样,她相夫教子,每天下地干农活、打猪草;又和所有的农村妇女不一样,打开百度搜索,不但能搜出她的名字,还能搜出中国作家网、光明网、搜狐网和《新华每日电讯》等众多媒体对她的报道。她是省作协会员,市级人大代表,拥有了许多不普通的身份。用她的话说,是文学给了她耀眼的光环,是农村、是她生活的这片土地给了她创作的力量和源泉。

石淑芳出生在豫西地区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上世纪70年代,这里闭塞落后,文化生活相对匮乏。年幼的她便怀揣梦想,一定要努力学习,走出大山。她从小热爱读书,农村没有书读,她捡到什么书就读什么书,囫囵吞枣的读书方式不仅开阔了她的视野,而且丰富了她的内心世界。读书多了,她作文便写得好,语文老师经常拿她的文章当范文来展示。这些小小成绩鼓起她写作的勇气,从小她便立志要当一名作家。

上初中时,患高血压的奶奶和患胃癌的爷爷相继去世,父亲在一次意外中摔伤卧病在床,家里经济陷入困境。

16岁的她不得不告别学校回家当了一名农民,每天奔忙在锅台灶间和打猪草的路上。但是石淑芳并不甘心命运的安排,农忙间隙她一边借书读,一边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记录下来。

农村的读书环境非常艰苦,她给村里学校的图书管理员送鸡蛋,到学校小图书室借书;邮递员塞进村委会门缝的报纸和集市上卖废旧报纸的老头的杂志她从不放过。久而久之,《十月》、《小说选刊》、《当代》这些纯文学书籍带给她心灵的滋养、也浸润了她的笔端。她在散文《我的书屋》中写到:我有一个特殊的书屋,日月点灯、双膝为桌,土坷垃是我的凳子。我在自己的书屋里像一只尽情吸食桑叶的蚕,吸食着书本的营养,期望有朝一日破茧成蝶。她的许多日记标题都是《悟写》。这些都是在农忙空隙,坐在锄把上,柿子树根上,或者乱石岗上写出来的。她把自己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大自然深沉的爱记录了下来,成为一名文学路上的苦旅者,一名行走在田垄上的追梦者。

从1985年到2003年,她一共记写下85本日记。她以这些日记为素材,历时三年多时间的整理,创作出一部反映农村现实和一个山女追梦历程的自传体小说《山女的世界下着雨》。该书入选中央六部委组织的“情系农家,共创文明”活动推荐书目,由中国社会出版社出版。2010年入选《长篇小说选刊》第五期,2012年获得河南省“文鼎中原长篇小说精品工程”优秀作品奖。并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她先后接受过中央电视台、河南电视台、《新华每日电讯》、《河南日报》、中国作家网,光明网、搜狐网等来自全国各地众多媒体的采访。他们分别以《85本日记写出个农民女作家》、《一位山女的文学梦》等对其事迹进行报道。石淑芳作为一名基层的优秀读书代表参加了全国二百多家媒体组成的“书香中国万里行,三门峡站”启动仪式,被三门峡市妇联评为“最美书香家庭”。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石淑芳知道是生她养她的这片土地支撑了她的文学梦。从她的作品中我们不难看出,生活的烙印和大自然对其的馈赠。2014年她的散文集《长在山间的文字》由河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主编李静宜这样评价她的作品:“《长在山间的文字》是一部原生态的真情作品,山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作者却对生活充满了诗意与向往。她以一颗纯朴本真的心感知世界,感知生活。朴素的字里行间,深情优美的讲述风格,呈现了一幅幅豫西农村的图景和农民生活的画卷……

一个女人把日子写意成绚丽的画,日子也会变得精彩而充满希冀。石淑芳说由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成为一个乡土作家并不是质的蜕变而是升华。她会永远坚守在这里,因为她的根在这里,她的脉在这里,她的动力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