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林杰(中国)


1

沈林洁——母亲河边的村史记录者

推荐人/汪明杰

人物简介:沈林洁,女,浙江桐乡人,1972年出生,1994年毕业于浙江师范大学政法系,同年进入桐乡市委党校工作至今,因一直从事基层科研工作,深切感到家乡农村环境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迅速变化,从而产生了留下小村记忆的想法,,目前正在为御驾桥村、家乡亭子桥集镇等进行写作调研。

事迹概述:自2012年来,沈林洁开始村庄历史撰写,已完成《水云乡里话海卸》、《民合记忆》、《桂花村拾遗》等三部小村史志,目前正在为御驾桥村、家乡亭子桥集镇等进行写作调研。

 

自从2012年了解本市海华村的悠久历史,沈林洁开始了一系列村志的调研和撰写工作。童年在乡间自由奔跑的热情重新回来,历史的兴衰荣辱面目巨变却又令人深思不已。

“每一个村庄,都有一条自己的母亲河。”

早在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90年代末,刚参加工作的沈林洁就发出了最为深情的感喟和最为迫切的呼声。在无数次的下乡调研中,在绘制一幅幅乡村地图时,“小河”作为核心主题一次次出现。母亲河俨然是家乡土地上维系生产生活的血脉,更成为乡村命运的象征,生态文明的依托。

在《民合记忆》(村史)的末尾,附了一张作者手绘的水系示意图,隽永的笔触和细腻的标注,令人联想水乡旖旎的风貌。可谁能想到,一处处被打上斜线的河段占了不下整个水域面积的一半,代表了多少以“发展”之名被填埋的小河。还有那些丧失在推土机下的美丽建筑,也让沈林洁痛心疾首。如果说物质的破坏兴许还有修复或仿造的可能,那无法模仿的文化韵味和牧歌吟唱,情系山川大地河流草木的心灵,古楼旧庙的荫庇下村民彼此的联接和与祖先的对话,如何才能修复重建呢?

2

致入微记录乡风民俗

沈林洁的村志工作,短则数月,长者经年,走过了无数小路、小桥和角落,春夏秋冬,书里书外,见证了乡村的变迁。每到一个村子,都得到了乡民热情的指引。在海华村(海卸),查阅镇志和典籍,而且受教于本地饱读诗书的的高人。为了真实记录地方风俗,她在当地海神祠“拜斗台”活动之际,在祠堂呆了三四天,与老人们一起吃饭,聊天,从中收获了许多民间传说轶事,挖掘了几个曾经非常热闹、现在已几乎无人知晓的传统民俗,对此作了详细的记录。在《德清县志》,翻见了乾隆行宫的建筑效果图,证实了一些乾隆下江南经过海华村的民间传说。

民合村,是个充满文化气息的小村,古时称前朱里,以前朱庙为中心的几大家族各具特色:有官宦之家、有造了气派船丰楼的商贾之家、有绵延几百年的诗书之家。小村风景秀美,水系丰富,明代沈周曾绘有前朱里风景。在民合村,几乎每个家族都有几个热心人鼓舞着沈林洁的工作,向她介绍家族的兴衰、祖先的掌故。他们热爱家园,以祖先和村庄为自豪,关心村里的点点滴滴的变化。有的不辞辛劳的带着她在村里走了一遍又一遍,她也快速的记住了小河小桥的细节。她向老人们学习渔具的制作方式,请他们演示耕作的场景和手艺的过程。民合还有一批老人,会船拳,经常切磋。与前朱里相对的是后朱村,也写成后珠,据说村边的澜溪塘曾产蚌珠。在小村的河道被填之前,小村的地貌如莲藕,“藕”节间有石桥相连。后珠村曾有名医张千里,他写了百首菱塘棹歌,可惜传下来才八首。但就只仅仅的八首,也留下了小村旧时模样与村里的故事。

在桂花村,蜿蜒曲折的小河和两岸的竹林老树,冬日暖阳,炊烟里的饭香,每个细节都让她感受到乡村的美。特别是四季常青的百年老桂花树,就像它根植的这个乡村,有着常新的生命力量。那星星点点的黄色小花,在花的世界里是如此的不起眼,不张扬,在沈林洁眼中,就是乡下的花,恰如我们的农人,那么微不足道,有那么纯朴自然。

乡村文化多样,所谓“十里不同风”;沈林洁笔下的几个村庄,虽相距不远,但各有特色,活灵活现。海华村域内千亩水面,湖河塘漾星罗密布,水回路转迎来长长短短各式古桥,连接着千百年来历史的踪迹;此地由于海水倒灌土质特殊,不利稻麦种植,而盛产苎麻蚕丝,利于经商纺织的发展。桂花村因年产300多斤桂花的老祖宗树得名,而且造就村里的食桂特色小产业,就连每年八月十五的灯节,也因桂花的空古清甜而别具特色。再如,同样是群众聚会,桂花村的余天堂(旧时钱林西庙的部分)在每年二月初八和八月十二纪念土地菩萨生日,念佛烧香点灯,临了还要吃集体饭。在民合村,后珠村庙的庙会是正月十六和农历三月初八(为的是纪念土本地地老爷及夫人生日),前珠村庙则是清明烧回香、十月廿五土地老爷生日。

3

谚语文史料加以印

沈林洁不仅把乡风民俗记录得细致入微,而且用方言谚语和诗文史料加以印证,可谓雅俗共赏,让读者在日常生活的平实中体悟历史的源流和人文的底蕴,让村民们对一方水土有了更多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关于历史悠久的蚕桑习俗,是沈林洁村志中很有特色的内容。清明“轧蚕花”(到蚕神庙轧热闹、烧香拜佛),四月“望蚕讯”,大蚕时“蚕关门”“搭蚕棚”,阴历十二月十二是蚕神生日,农家主妇要祭祀蚕神五圣,别具特色的用糯米粉做成的“清白圆子”(茧圆),作者还引用清人的《茧圆歌》:

黄金白金鸽卵圆,

小锅炊热汤沸然。

今年生日粉茧大,

来岁山头十万颗。

养蚕历来是家乡重要的经济来源,妇女们把蚕成为“蚕宝宝”,可见其珍贵。蚕桑节俗,各村有各村的风俗。在桐乡西片,崇尚马鸣菩萨;在东片,却敬重蚕花娘子;更有几个小村,称蚕为“宝宝”,养蚕已深入农人的骨髓血液。养蚕期间,乡人多有禁忌,比如晦气、丧气的话(如僵蚕的“僵”音)不能说,和气才能吉利。作者引用清诗中描述本地风俗的一则《语溪棹歌》,足见寻常百姓在辛苦劳动的同时,不乏爱美之心:

寒村家家下重簾,

都道蚕家禁忌严。

却羡小姑心手巧,

桃花纸上剪花粘。

 

感悟农村社会生命的尊重

在物质文化发展失衡的今天,农村社会依然处处存在对生命的尊重,对人性的关怀。这些细节,每每让沈林洁感动不已。人的一生,不同年岁,常常有不同的祭祀活动,说是消灾祛病,其实也是对生命的尊重。如人生下来第三天就有一个小活动,叫过三周;一个月,剃满月头,条件好的人家办满月酒,给亲戚邻居送红蛋寿桃(米粉制作);一周岁,抓周,办周岁酒;满十六,有成人酒;二十九岁是韩信关,要斋星官消灾……婚丧更是大事,无半点马虎。祭祖、祭天地常常是整个宗族全体参与。

村庄的聚会交流,虽经现代化洗礼,但传统的浓浓乡情犹存,小则邻里之间,大则吃“朋东”(音,各家平摊费用的大聚会)、清明吃坟酒。过年过节邻里亲戚总要走动。在桐乡高桥一带,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必包馄饨,请亲戚,邻里之间也要送一碗。红白喜事几乎会全村出动。这不仅仅是吃喝几天,其实是一个信息交流、增进感情、消除矛盾的平台。彼此来往的人情,是互相牵扯的线,无论走得多远,你都能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看见自己的根,安放飘泊的心。

 

记录跟不上消失的速度

但现在许多村庄搬迁了,小河填了许多,村庄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民国时期的动荡、日本的侵华战乱,小村曾经的苦难,许多的故事都失传了。更为可怕的是,电视、电脑、手机等现代媒体的出现,小村口口相传的故事,随着老人的去世,也佚失了。在走访过程中,沈林洁常常为没有早来一步而顿足后悔。在民合村,有一位中风而在床上躺了十年的老人,是民国时期多件故事的参与者,整个房间气味很重,陪同的人都劝沈林洁不要进去了,但她在与他的愉快聊天中忽略了周围的气味,而那种收获的愉悦感是任何东西无法替代的。在去了三次后,老人去世了。如果没有这三次走访,许多有趣的事情就无从知晓了。而在桂花村,在拍摄了一组八十年代的极有特征的农房后,没几天,房子全被推倒了,因为那些人家在新村点建房了……

类似这样的幸运的事情还有许多,但更多的是遗憾和担忧。健在的老人越来越少,留存的老房越来越少。沈林洁的两条腿、两只手,已远远跟不上消失的速度。有的时候,沈林洁好想有个团队,让大家都来关注、都来记录,哪怕只一纸片语,哪怕只冰山一角,也是一份保留,也是一份力量,也是一片爱故乡之情。

 

尾声

人类的行进,是一条血脉构成的线,在这条线里,织进了人的情感、习惯、喜好……有了这条线,走多远都不会飘泊。经常有人问沈林洁:你这事有什么意义?花这么多精力记录这些小旧杂事,有什么意思?浪费你很多时间啊!沈林洁无法解释很多,她只想说:“因为我是这块土地上的人,小河是我们的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