邝小芝(中国香港)


 

img-20160425-wa0017

文/Lau Wai Ting

说到九十后,很多人都认为他们自我中心,没有自我的治理能力,更遑论去帮助其他有需要的人。而身为九十后的学生,邝小芝,却有一颗助人的心。在参与协助难民的工作中,她为宣扬和平和人种平等作出了努力。她现时是岭南大学中文系的三年级学生。从中学时代至今,她已经积极参与义务工作。她认为做任何的义务工作不应有目的性,如满足义工时数,所以她愿意无条件地助人。

 

上年,她参加了互文教社的半年实习计划,在实习期间,她和机构的同事协力筹划了三天的工作坊,透过讨论、体验活动和与难民交流等活动,让中学生更了解生活在香港的难民的情况。她提到,难民和寻求庇护者在香港是被忽略的一群,没有太多人认识、帮助他们,她很庆幸自己有机会去了解难民和庇护者的生活,虽然力量微薄,但也希望能他们更认识香港社会,也让这个社会认识他们。

 

现时,她正在丹麦作海外交流,近年欧洲的难民议题十分严峻,有很多中东地区的人民来寻求庇护。她加入了当地的教会组织,与其他学生一同协助这些庇护者和难民融入社会。

 

邝小芝认为和平是很难实现的,需要每一个人的努力,放弃私欲,才有机会实现。在参与难民实习工作,她有感自己力量微薄,只能帮助他们解决燃眉之急,却无法让他们得到安稳。香港政府对难民和庇护者的协助可谓近乎无,但同时她也明白这并不是可以立即解决的问题,其中牵涉不少医疗、社会福利的问题,当香港政府连本地居民的需要也解决不了的时候,实在无力为其他人提供协助。然而让她惊讶的是像丹麦这个富裕的国家,对难民的协助也是相当缺乏,主要依赖慈善机构的帮助。当地政府把寻求庇护者安排住在距离城镇相当远的乡村、荒地里,由慈善机构安排人员照顾饮食,但缺乏与当地居民接触的机会,使致他们难以融入社会。

 

对比了两地的情况,她深深感受到难民议题的复杂性,自己的力量微薄。但她认为假若每一个人也愿意奉献一点点,为他人服务,不斤斤计较,相信这个社会会变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