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荣娟 (中国)


 wuyoungjuanB

胡荣娟的烦恼

“你看,这些树,全用的是我们的产品!”

汽车在北京郊区宽阔的公路上飞驰,城区的繁华被远远地甩在了后头。胡荣娟手握方向盘,眼睛注视着前方。郁郁葱葱的草坪和枝繁叶茂的树木映入了眼帘,她好像暂时忘却了烦恼,有些兴奋地朝坐在副座的本刊记者说。

此前20分钟,在京城最为繁华的CBD中央商务区的泰达大厦4号楼403室,身为北京诚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胡荣娟,在她的办公室里,接受了本刊记者近3个小时的独家专访。

胡荣娟虽说很健谈,却很是让记者无奈——原先说好是采访她本人的故事,但她自己的经历还没开头,话题就不由自主地转到了她代理的产品上来了。她代理的产品是德国科学家历时30年研发的“最新植物源”产品,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碧护”。

“碧护”这个名字是胡荣娟取的。“碧,是绿色大地;护,是精心呵护;合在一起就是,精心呵护绿色大地。”

 

发现“神奇”物质

在网络上,胡荣娟的名字叫“碧护妈妈”。她说,“碧护”就好比是她的孩子,她的职责就是把这个“孩子”一点一点地抚养成“人”,让它造福人类。

胡荣娟与“孩子”结缘,是六年前的2003年。那时候,由于她有扎实的农业植保专业背景,立志要干一番事业的她选择了一家香港的公司做技术顾问。当时,那家香港公司代理着德国的一个有机生态农业产品。

在查阅德国方面提供的资料时,植保专业出身的胡荣娟在自己的脑袋里大大地画了一个问号,这是什么样的产品居然会有如此神奇的效果?

按照德国方面提供的资料的说法,这个产品在种植领域几乎无所不能: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能增加农作物的抗病能力,能缓解土地的退化,还能使遭遇病虫害的庄稼起死回生……

当时的胡荣娟觉得这很可笑,德国人夸大其辞的说法,用中国话说就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目的无非是让人买他的产品而已。

然而,“眼见为实”彻底改变了胡荣娟当初的判断。那一年,香港公司拿着样品在上海做对照试验,在一个大棚内,一半的蔬菜喷了这个产品,另一半的蔬菜没有喷。结果,10天之后,奇迹出现了,喷这个产品的一半蔬菜,长势明显好于没有喷的另一半。

更神奇的是,其他一些试用这个产品的农民,也给她打来了不同的报喜电话。有的说,我们这里今年干旱,其他人的庄稼几乎绝收,我的庄稼因为喷了你们的东西,没有受到太大的影响;有的说,我们这里遭了水灾,别人的庄稼颗粒无收,我使用了你们的东西,不但没有减产,还比往年多了呢!还有的说,我们家的苹果树喷了你们的东西,苹果比别人的上市早不说,口感也比别人的强,今年卖了个好价钱……

听着质朴的农民掩饰不住的喜悦,胡荣娟彻底相信了,看来德国人提供的资料,确实并非虚假宣传,而是有实实在在的依据的。

 

做“碧护妈妈”

由于那家香港公司不了解内地的情况,虽然产品是货真价实的好东西,但经营了几年,一直没有打开销路。时间到了2006年,香港公司终于撑不住了,就决定要放弃这个产品,向其他领域寻求发展。

这么好的产品,怎么会打不开市场呢?胡荣娟觉得,是香港公司的经营理念出了问题。经过一番深思熟虑,胡荣娟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她要用自己的方法,把这个来自德国的好东西,告诉中国的农民。

2006年12月,胡荣娟向朋友借了400万元,成立了北京诚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通过与德国方面沟通,最终拿下了这个产品在中国的总代理权。同时,胡荣娟给它取了一个有美好寓意的名字“碧护”。

就这样,一直在城市里长大的胡荣娟,把自己的命运和“碧护”的命运,与中国的农民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有人给我算过卦,说我命里有五个‘土’,我这辈子注定要和土地打交道,要的农民打交道!”胡荣娟把自己的这个选择理解为随缘。

事实上,这种“缘”可以追溯到1986年。

胡荣娟出生在北京的一个军人家庭。但不知何故,从未到农村呆过一天的她,从小就“喜欢农业,向往大自然”。1986年高考,胡荣娟在填报志愿时,选择了农业专业。

胡荣娟的选择,让她的同学们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搞不清楚,这个平时有些“异类”的女孩子,心里到底想的是什么。

“那时候,热门专业是工业、建筑、医学,我们班50多个同学,就两个报的专业与农业有关。”胡荣娟回忆,“还有一个男生,报的是农业机械化。”

天遂人愿,这一年,胡荣娟成了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的学生。

到了学校,胡荣娟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越是来自农村的孩子,好像越不喜欢自己所学的专业,这让胡荣娟有些想不通。直到快毕业时,学校组织学生到农村去实习,胡荣娟才理解了这些农村出来的孩子们。原来农村太落后了,农民的日子过的太苦了,他们恨不到赶紧跳出农门,一辈子再也不要回到农村去。

胡荣娟至今还记得,她实习的地方是辽宁省黑山县励家镇李家村。“当时给我的感觉是,农民太苦了,特别是农村的女孩子,每天早晨五点钟起床,先喂猪,再干活,之后骑着自行车去上班。”胡荣娟说,让她感触最深的是,消息闭塞的农民缺乏最基本的植保知识,“玉米有了虫子,他们就把‘六六六’粉用布一包,在地里抖。这是已经禁用了多年的农药呀,他们就这样使用,一点安全措施都不采取。”

那次实习,对胡荣娟触动很大,她觉得自己这个学农的学生,应该为农民做些什么。

但是,无论是1990年被分配到北京市农业局植保站,还是1998年辞掉公职下海打拼,胡荣娟都觉得,自己的人生似乎缺些什么。直到2006年创办北京诚禾佳信农资贸易有限公司,拿下了“碧护”的中国总代理权,她才觉得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方向。

 

艰难的推广

然而,要让九亿中国农民知道“碧护”谈何容易?

公司创业之初,一切从零开始。胡荣娟和其他三个志趣相投的朋友租了一间只有40多平米的居民楼,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人生。

创业之初,胡荣娟既是总经理,又是业务员。那时候,很多人对“碧护”缺乏了解,要么把它理解为普通的叶面肥,要么对它的神奇功效嗤之以鼻。

“有一次,经北京市农业局的一个朋友推荐,我去找南京一家农资公司的老总推销‘碧护’,结果我刚说了三分钟,人家就把我晾在了那里,忙自己的事情去了。”胡荣娟说,这种状态一直持续到现在,“前两天,我参加一个抗旱节水方面的会议,参会的都是农业领域的顶尖专家,可是轮到我发言时,当我刚一说到‘碧护’,主持人就打断了我的讲话。”

这让胡荣娟有些无可奈何,“碧护”虽然经多地多次试验,具有超强的抗旱能力,但很多人还是墨守成规,不愿接受这个高科技产品带来的现实。“今年北方大旱,看着成片成片的庄稼枯萎绝收,我真的心疼呀!”

尽管要转变这些人固有的观念很不容易,但胡荣娟并没有气馁,她把产品留给对方试用,她相信自己的产品,更相信“事实”的力量。

三个月后,一直没有消息的南京公司主动给她打来了电话,说试用了她的“碧护”,效果出奇地好,要跟她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

更多的人也主动找上门来……

“去年春节,我接到一个电话,对方张口就问,你们给我的是什么东西?”胡荣娟以为是对方的大棚闹病虫害了,没想到对方激动地说,你们的东西太好了,今年我们这里闹冻灾,别人家大棚的蔬菜都冻坏了,我家的啥事也没有。

就这样,胡荣娟通过自己执着的努力,让更多的人知道了“碧护”,让更多的人使用了“碧护”,让更多的人因“碧护”而改变了命运。如今,当初只有四个人的小公司,已发展成了拥有50人的精干团队,其中,博士有两名,硕士在10人以上;而公司的办公场所,就在赫赫有名的北京CBD中央国际商务区,与其毗邻的是全球500强企业。

但胡荣娟仍然每天生活在焦虑中,相对于中国的九亿农民来说,她觉得知道“碧护”的人实在是太少了。“怎样才能让所有的农民都知道‘碧护’呢?”在飞驰的汽车上,胡荣娟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向本刊记者讨教破题之道。

(2009年第10期《农家女》)

这篇文章同时有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