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玉娇 (中国)


杨玉娇: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杨玉娇,来自江西瑞金的农村女人。她经历坎坷磨难重重,把制砖厂承包给别人,却给自己惹来了还不尽的债务;到包装厂打工,却给肚子里的女儿带来了不能治愈的疾病。

如今,她虽然已是一家生物饲料开发公司的董事长,老天却有意再考验她一次……

 

倒下?还是站起来?

44年前的1966年,杨玉娇出生在江西省瑞金市象湖镇一个叫“竹岗”的村子。她的父母,一生之中养育了八个儿女,她排行老四,是这个大家庭里的第一个女儿。她之后,弟弟妹妹各两人。

杨玉娇的父亲,原是新余钢铁厂的职工;改革开放的政策刚一松动,便率先下海承包建筑工程当起了包工头。因此,在杨玉娇的记忆中,尽管家中人口众多,但“小孩子们从来不愁吃穿”。

杨玉娇的父母非常开明,对于家中的八个孩子,无论男女,只要能考上,都可以上学读书。然而,那时的杨玉娇,高中毕业之后,却突然萌生了出去闯天下的念头。她放弃了继续读书的机会,来到父亲的建筑工地做小工。

那时候,大人每天挣两块钱,像她这样的小女孩,每天只能挣大人的一半。不过,这种自己挣钱的感觉,让杨玉娇觉得很是惬意。

1985年,农村姑娘杨玉娇嫁到了城里。说是城里,其实所谓的城里丈夫,只是拥有一张征地之后农转非的户口,其他啥都没有。夫家一贫如洗,与娘家简直不可同日而语,一大家子人挤在几十年前盖的两间土坯房里居住,根本顾不了他们这对新人。

怎么办呢?杨玉娇决定靠自己的双手改变这个小家庭的命运。就这样,一对新婚燕尔的年轻夫妻,开始了人生旅途上真正意义的打拼。“丈夫在建筑工地做工,我就到离家不远的一个糖厂捡煤渣。”回忆起当年白手起家时的艰辛,已过不惑之年的杨玉娇感慨万千。

很快,杨玉娇有了妊娠反应。但,彼时一清二白的小家庭却不允许怀有身孕的杨玉娇有片刻的喘息之机。丈夫担心她的身体吃不消,就托关系在一家包装厂给她找了份清闲的工作。

在那家包装厂,杨玉娇工作的内容是给纸盒上刷铝。相对于在糖厂捡煤渣,这份工作无疑已属天上人间。杨玉娇深知这份工作来自不易,因此也就倍加珍惜,腆着肚子的杨玉娇一直干到了分娩的那一天。

随着杨玉娇第一个女儿的出生,他们的家庭逐渐有了起色。1988年,见当地盖房之风盛行,杨玉娇敏锐地发现了商机。她拿出家中所有的积蓄,又找亲戚朋友伸了手,凑了两万块钱,与另外俩人合伙,从河南巩义买了一台制砖机,开起了砖厂。

由于没有经验,从河南买回来的制砖机,工作一天就得修两天,影响了出砖的进度。但是,附近几乎没有制砖厂,杨玉娇做的是独家生意,再加上她生产出来的砖质量过硬,三年下来,杨玉娇彻底扭转了家庭的窘迫。

1990年,杨玉娇有意转行另谋出路,就把制砖厂承包给了一个福建商人。让杨玉娇想不到的是,福建商人玩了个金蝉脱壳,把杨玉娇给坑了。

当时,一块砖的价格是0.16-0.18元左右,但福建商人打出了每块0.08元价格的广告,让需要砖的人提前预定。人们知道这家制砖厂生产的砖质量好,预定还可以省一半的价钱,就纷纷与福建商人签了预定合同。谁也没有料到,福建商人只收钱不做砖,等合同到期人们来提砖的时候,卷着钱跑了。

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由于制砖厂承包给福建商人后并没有办理工商变更手续,杨玉娇和另外两个合伙人,还是法律意义上的股东,人们找不到福建商人,就找制砖厂的主要负责人杨玉娇。

一算账,结果让杨玉娇大吃一惊,福建商人居然卷走整整20万元。折腾了三年,制砖厂宣告破产,杨玉娇不但一分钱没落下,反而分到头上八万元债务。

原本日渐殷实的家庭突然债台高筑,倒下?还是站去来?杨玉娇的人生走到了十字路口。

 

“天塌了”

杨玉娇选择了坚强面对。

杨玉娇本想投资盘活制砖厂,但八万元的债务,让两手空空的她只能再次从零开始。做什么呢?杨玉娇试图找一条投资小见效快的致富项目。

离瑞金市区有个停车场,每天人来车往热闹非凡,要是在这里开家饮食店,生意应该不错。几经考察,杨玉娇决定在这里重新开启自己的人生。

说是饮食店,其实就是搭了个简易的棚子。“当时的饮食店连个门都没有!”2010年6月26日,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杨玉娇泪光闪烁,“有个广东老板见我可怜,把他淘汰下来的冰箱送给了我。”

别人的无私帮助,让杨玉娇很是感动,她暗自发誓,一定要把饮食店的生意做起来。她找到那名广东老板,说:“你的冰箱我先用着,只要我赚了钱,一定给你500块钱。”

那时候,杨玉娇既是厨师,又是服务员,一天忙活下来,往往已是深夜一两点钟。累,自不用说。不过,让杨玉娇深感欣慰的是,女儿聪明伶俐乖巧可爱,已经能喊自己“妈妈”了。

从结婚之后的一贫如洗,到风风光光的制砖厂老板,再到如今背负巨债,杨玉娇的命运在经历了过山车般的多次变换之后,反而从容淡定了许多,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了饮食店上。女儿,成了彼时杨玉娇最大的精神支柱。

由于杨玉娇手艺好人缘好服务好,不起眼的饮食店生意居然做了个风生水起。她不但兑现了自己的诺言,给了广东老板500元的冰箱钱,而且很快就拥有了属于自己的店面。再往后,杨玉娇的事业可谓一帆风顺,据杨玉娇讲,1996年她在开设了一家酒楼的同时,逐渐参股宾馆;1997年,她又与别人合伙,开了另一家酒楼。

然而,就在这时,杨玉娇却发现了女儿的异常。别的孩子与自己的孩子年龄差不多,个头却比自己的孩子要高出许多。最开始,杨玉娇觉得,每个孩子发育的早晚各有不同,身体有高有低也属正常现象。可自女儿八岁之后,却似乎停止了增长。那时的杨玉娇,整天在外面奔波,家里的事情根本无暇顾及,虽然她早已察觉出女儿的身体不太对劲,但也并没有往坏处想。

又过了四年,到了1998年,杨玉娇的女儿已经12岁了,个头还和八九岁的孩子差不多。这下杨玉娇急了,该不会是孩子有什么问题吧?无论自己多忙,也要带孩子到医院检查一下。

在赣州市的一家医院检查后,医生告诉杨玉娇,正常人有24条染色体,而她女儿的染色体却只有23条。缺一条染色体是什么意思呢?医生说:孩子这辈子身体不会再往高了长。最让杨玉娇不能接受的是,医生告诉她,凭目前的医疗水平,这种病无法治疗。

闻听医生此言,杨玉娇顿时觉得:天塌了下来!

好好的孩子怎么会缺一条染色体呢?经医生仔细询问,找到了罪魁祸首:杨玉娇自发觉怀孕到临盆分娩,一直在包装厂给纸盒上刷铝,而造成孩子染色体缺失的原因,就是铝中毒。听了医生的分析,杨玉娇悲从中来,怀孕之后,为了找份省力气的活干,才来到包装厂打工,没想到却因此毁了孩子的一生。

会不会是医院误诊了呢?难道真的没有办法治疗了吗?杨玉娇接受不了这个残酷的现实,带这女儿上了省城南昌。在南昌,找了两家医院,得到的是同样的答案。杨玉娇不死心,带着女儿又去了上海,结果还是无药可医。

杨玉娇简直不敢相信,乖巧可爱的女儿一辈子只能做“袖珍女孩”。那时的杨玉娇,着了魔似的四处求医问药,她心中只有一个愿望,无论用什么方法也要把女儿的病治好。

 

重新定位

一次次失望后,杨玉娇踏上了开往首都北京的列车。她相信,全国最好的医院在北京,北京的医生一定能找到医治女儿的方法。最后,杨玉娇经人指点,带着最后一线希望,到了一家专门研究这种病的医院。

在那家医院,医生告诉杨玉娇,他们确实有一种专门治疗这种病的药,但每个人的情况不同,至于这种药是否对她的女儿起作用,医生也没有把握。医生说,那种药很贵,99元一支,每天打两支,要连续注射才能起作用。

无论多贵,只要能治女儿的病,也得买呀!杨玉娇一咬牙,掏出了身上全部的钱,给女儿买了八个月的药。

“妈妈别哭,你放心地打吧,我不痛!”为了节省请医生的费用,杨玉娇学会了自己给女儿打针。儿是娘的心头肉,每当自己把冰冷的针扎到女儿的屁股上,杨玉娇就忍不住流泪。让杨玉娇感动的是,只有12岁的女儿倒反过来安慰自己。

打了八个月的针,杨玉娇一量女儿的身高,心一下子就凉了。打针前,女儿 1.22米,八个月后,只有12.4米,增加了仅两厘米。

“妈妈,听天由命吧!不要再花那些冤枉钱给我打针了!”见杨玉娇又要到北京去买药,女儿流泪拦住了她。看着懂事的孩子,杨玉娇心如刀绞,她知道,多家医院已经给女儿“判了死刑”,再治疗下去,未必能有理想的结果;与其这样,还不如培养孩子自食其力的能力。

想到这里,杨玉娇的心似乎一下子敞亮了许多。

2002年,电视上播了残疾人尤果创办艺术学校的故事。或许是同样都经历过磨难,或许是某个地方想通,杨玉娇16岁的女儿决定到那所学校学习幼教专业,等学成之后,回家乡开一所幼儿园自己创业。

女儿的身体虽然不健全,但性格却是那样的坚强,杨玉娇当然支持女儿的决定。

2004年,杨玉娇的女儿学成归来之后,正好有一家幼儿园办不下去了。杨玉娇与女儿一合计,就把那家幼儿园接了过来。

听说新来的园长是个不长个头的残疾人,一些家长不干了,纷纷把自己的孩子转到了其他地方。原来这个幼儿园仅有80个孩子,现在一下子又走了30多个。

杨玉娇怕女儿接受不了这个现实,就告诉女儿,只要用一颗爱心对待每一个来园求学的孩子,不愁其他孩子不来。而女儿对杨玉娇则说:妈妈,放心吧,我一定能做好!

2005年,有一次与初中同学相聚,杨玉娇的一个在赣州市科学院搞研究的同学告诉她,他现在有一项技术,是用稻壳发酵微生物饲料。这种饲料不但不用粮食,而且畜禽吃了能抵御各种疾病。吃了这种饲料的畜禽,生产的肉味道鲜美、健康无害,营养价值也超过其他同类产品。遗憾的是,由于没有资金,这项技术一直躺在办公室的抽屉里。

自己的女儿是个残疾人,杨玉娇深知健康的重要,联想到一些媒体经常曝光的各种有害肉,杨玉娇不知道从哪里来了勇气,她对同学说,她要投资把这项利国利民的技术付诸实施。

2005年5月1日,杨玉娇多方筹措了30万元,成立了江西省瑞金市华基生物技术与饲料开发有限公司,专门开发生产这种高科技饲料。果然,用这种配方生产的产品就是不同凡响,2007年,杨玉娇创办的华基公司,先是拿下了江西省农业厅颁发的“无公害生猪养殖基地”的认证,接着便获得了农业部的“无公害产品”证书。

杨玉娇觉得自己的人生找到了方向。

 

再次走到十字路口

为了打开饲料的市场,杨玉娇自己开着车,到经销饲料的商家推销。然而,酒香还怕巷子深,杨玉娇生产的饲料虽然经受住了有关部门的检验,但要想让经销商或养殖户认可却绝非易事。她到人家那个地方推销,对方总是说,你先放下吧,等其他饲料卖完了,我们试着卖你的。那么好的东西,推广出去怎么就这么难呢?商家的冷漠让杨玉娇很是伤心。

让杨玉娇伤心的事岂止这些,由于她的饲料是先使用后付款,一些经销商或养殖户就有了赖账的心理。2008年,有一个离她的生产工厂只有一公里远的养鸭老板,先后从她那里拿了六万元的饲料,说等鸭子出栏之后一次性还账。

杨玉娇怕上当,还专门跑到养鸭厂调研了一番,那个养鸭厂规模挺大,老板又是本地人,杨玉娇觉得应该不会出什么问题。可,怕什么来什么,让杨玉娇始料不及的是,等她年底去要账时才发现,那个养鸭老板卖掉鸭子后,早就不知了去向。

据杨玉娇讲,包括养鸭老板欠的六万元,目前她总共有20多万元的欠款没有收回来。

一个刚刚起步的民营企业,怎经得起如此赊欠,如今,杨玉娇已不敢规模生产了,而是面向农户搞订单生产,可,这样小打小闹,何时才能把公司做大做强呢?

公司要发展下去,资金还得继续往里投。可钱从哪里来?

杨玉娇女儿创办的幼儿园,由于教学方法独特,居然在当地办出了名堂,每个学期都能有200名学生(该园最多只能容纳200人)前来入园,除去各项开支,每年有近10万元的利润。这些钱,让杨玉娇毫不犹豫地投了进去。杨玉娇参股的酒楼宾馆每年都有分红,也让她投了进去!截至目前,杨玉娇为了把“华基”饲料坚持下去,已累计投入了100多万元。

可是,要想把一个产品做得让市场认可,100万元显然远远不够。历经磨难的杨玉娇,再一次走到了十字路口:就此停止不前,先前的投入可能重新归零;继续投资,负债累累的她资金何在?

“只需成功,不能失败!”记者问杨玉娇准备如何融资,她没有回答,而是目光坚毅地说出了这八个字。

已经骑虎难下杨玉娇能否走出困境?让时间来作证吧!

(2011年第11期《农家女》)

 

 

 

这篇文章同时有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