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中国)


把乡土文化引进课堂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王小平

一、茂县的乡土文化课让我激动

2015年3月28日,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凤仪镇小学大教室。

一班穿着羌服的孩子跟着余晓蓉老师的朗诵在教室前的空地上表演,女孩子们戴着树枝样的头冠,怀里抱着小羊,男孩子的羊皮背心上系着草绳,挑着担子,他们时而像遇到了暴风雪,孩子们聚作成一团,时而像遭遇了强大的敌人,挥舞着树枝左冲右突。最后,孩子们一起唱起来了,他们手持鲜花,作驱赶羊群状,作耕作土地状,作修建碉房状,然后,羌红飘起来了,绣着羊角花的头帕舞起来了,云云鞋飞起来了——我们看明白了:这是一群迁徙的人们,经过艰苦的努力,来到了自己的家园,开始了新生活。音乐,朗诵,孩子们的表演,扣动了所有人的心弦。

这是茂县凤仪镇学校四年级的羌族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中的一课《云朵上的家园》的示范课。这一课表现的是有“云朵上的民族”之称的羌族迁徙的历史。余老师带着孩子们把这段表达羌族历史的特点表现得活灵活现。

接下来的是同样生动的示范课《羊角花的故事》——一个表现天神用羊角花使羌族人建立伦理秩序的古老民间故事。羊角花,就是杜鹃花,它是羌族人心目中最美丽的花。

还有《穿在身上的风景——羌族服饰》《我们的碉房》和羌族民歌《母格得特》(一首迎接远方客人的原生态民歌)。这一课课,学生和教师充分互动,让我们看到了羌族的丰富文化:为适应自然环境和劳作需要,且又表达自己情感和满足自己审美需求而逐渐形成的各种式样的美丽羌族服饰;因地制宜的壮丽民居——碉房;羌族人民族性最明朗表现的羌歌;还有羌族人的历史,羌族人和自然环境相互融合的生活……上课的羌族孩子们,也开始明了并永远铭记自己何以是个羌族人了吧。

001

那一天,我坐在台下,始终热泪盈眶——我们的努力终成正果——天下溪十年推广乡土教材的努力,天下溪建立的乡土教育的理念和方法,成就了这个事实,我们成功地使乡土文化教育进入了课堂。

002

湖南湘西龙山县靛房小学的乡土教材课。

003

湖南湘西州凤凰县三拱桥小学的乡土教材课——唱苗歌“嘀格调”。

从2005年开始,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开始了编写和推广乡土教材的项目,目的是要使乡土文化的传承进入课堂。作为天下溪的核心项目之一,十年来,我们和我的团队,在乐施会、赛门铁克、阿尔卡特—朗讯基金会和郭氏基金会的陆续支持下,稳扎稳打地,开始在一个又一个项目地,和当地教育局或学校合作,编写出版了云南拉市乡纳西和彝族、湖南湘西州土家族和苗族,以及四川阿坝州羌族、嘉绒藏族和安多藏族等区域的小学乡土教材——《我爱拉市海》《美丽的湘西我的家》《湘西乡土教材教师读本》《沃布基的故事》(阿坝州羌族地区小学)《夏嘉莫查瓦绒的小洛让的故事》(阿坝州嘉绒藏族地区小学)《我的草原我的家》(阿坝州安多藏族地区),和羌族中学教材《云上的家园》,还有羌族教材和嘉绒藏族教材的教师参考书。让这些地方的文化逐渐走进了课堂。(部分书影)

004005 007
008 009

二、《沃布基的故事》是怎样走进课堂的

2009年6月,已经在云南拉市海和湘西州做了四年乡土教材项目的天下溪团队决定到四川省阿坝州茂县开始新的项目开发活动。我和我的小助手刘林到茂县去时,乘坐的是2008年汶川地震之后,从成都到茂县的长途汽车开通的第一班车。过了都江堰我们就看到一路上满目疮痍,垮塌的山体倾泻着流沙,被巨石砸毁的房屋,扭曲得不成样子的车辆,停停走走拥堵不堪的路面,叫人感觉灾祸似乎还在路边张开血盆大口等着我们。这时羌区的灾后重建工作还在紧张地进行中,我们要到茂县去,在震灾之后的百废在兴中,去做一个重要的复兴工作——文化复兴,我们要去和茂县教育局合作,编写羌族的乡土教材,让即将被湮灭的羌族文化走进学生课堂,成为他们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让课堂成为传承乡土文化的平台。我们知道,羌族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之一,也是一个在历史上不断被摧毁而又不断重生的伟大民族。羌族丰富多彩多姿的文化,应该在这次灾后重建中复生成长,成为这个地区持续发展的内在力量。

那一天,因为路况极差,在不断的剧烈的颠簸中,我们大约七个小时后才到达茂县县城。

那一次我们在茂县呆了大约十天,最大的成绩是终于和茂县教育局确定了合作关系。我们要共同编写一部包含羌族文化、羌语教学的乡土教材,天下溪负责组织文化部分的作者、写作和进度及质量的组织工作,茂县教育局负责羌语教学部分的写作和今后进入课堂的组织工作。

初步的成功,是在NGO伙伴的帮助和我们成熟的乡土教材编写理念和方法的基础上取得的。

茂县是中国最大的羌族聚居区,也是羌族文化最深厚的蕴藏地,那里羌族文化人才济济。在当地NGO伙伴的帮助下,我们结识了一大批羌族情怀深厚丰满的文化人,他们对自己的文化如数家珍,提到羌族文化的衰落痛心疾首,听说要编写羌族乡土文化教材高兴得像要过节。他们成了我们在茂县开展工作的中坚力量。在他们的帮助下,我们在当地做了初步的文化调查,在黑虎乡黑虎寨、三龙乡合心坝,我们进入了传说中的神奇碉楼,还惊奇地发现了屋顶上的祭祀台——白石堆;我们听到了黑虎乡为纪念自己的英雄黑虎将军戴万年孝的故事,也亲眼见到了黑虎寨的妇女身穿羌服头包白帕的身姿;岷江边上牛尾巴村老书记董大爷吼出的多声部羌歌震撼得我泪崩,两河口妇女们放情的莎朗使我笨拙的脚步也跃跃欲试,松坪沟岩窝年过半百的杨秀芳(羌名雅基别)生命力爆棚的羌舞令我惊异得闭不上嘴,沟口王天明家漂亮的手织布也叫我爱不释手;我们吃了土豆粑粑,喝了开坛的第一吸咂酒,亲近了那些芳香宜人的花椒树,品尝了甘甜爽口的青翠李;在那段时间和出发之前,也恶补式地阅读了大量的与羌族相关的书籍:《氐羌源流史》《羌族简史》《羌地游览》《羌在藏汉之间》《寻羌》《羌族民间故事》……,再加上每次席间,羌族朋友们都会放声高歌,甚至随手把餐巾拿上舞蹈起来,那时,蕴藏于他们血脉之中的丰富多彩鲜活奔放的羌族文化,如滔滔江水般冲击着我们。

 

010

岩窝的杨秀芳在吹口弦。

011

两河口乡的莎朗。

 

012

在岩窝王天民家听他讲故事。

013

松坪沟的手织布。

在这同时,我的大脑在不停地思考着这本教材的结构和提纲。经过三易其稿,我拿出了羌族乡土教材的编写大纲。这个教材的对象是羌族地区小学四年级学生。

通常我们编写小学教材如果只有一本教材的资金的话,我们都会定位为小学四年级学生使用。这是因为,我们工作的原则是雪里送炭,而不是锦上添花,所以一般我们选择的项目地都是相对偏远的地方,甚至大多是少数民族地区。这些地方的教育程度相对较低,三年级以下的儿童接受能力还不行;而五年级以后,由于要小升初,学生的负担会逐渐加重,时间又紧了,所以四年级是一个加入乡土教材课的合适年级。

编写大纲规定了这本羌族乡土教材的教学目标,课程设置的原则、内容和写作、包括呈现方式,确立了基本框架并规定了每一课的内容及具体写作要求。作者需要做的就是按大纲的要求撰写一个命题作文。大纲表明,本教材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和认识视角,呈现羌族文化中代表祖先生活智慧和民族精神,且能为四五年级小学生接受的民族民间文化现象和传统。教材中设计了一个十岁的羌族小男孩沃布基作为全书的主导人物,通过以他为主角的一个个生活故事,展现羌族地区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当地人民的生活生计方式,代表当地文化精神的节日和文化符号。让孩子建立认识家乡的理念和掌握认识家乡的方法。

教材还设计了关于羌族文化的阅读材料和便于学生参与的游戏和活动。

童趣、互动、生活化以及图文并茂是这本教材呈现形式的一个必要特色。

这个大纲得到了茂县教育局的欣赏信任和认可。当时,主持这项工作的副局长正痛风在家,他半卧在沙发上读着这份提纲,读着读着,他坐正了,之后,他放下提纲,郑重地说:“王老师,我们合作!这个提纲太好了,这个思路是我们搞不出来的,我们就要这样的教材。”但是,合作是有条件的。他提出,教材中一定要有羌语教学的内容。因为,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羌族的精英们一直都在痛惜羌语的衰落。现在,县城里40岁以下的人基本都不会说羌语了。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就是彻底失去了自己精神的根基。他们决心扭转这种现象,要在新一代中普及羌语。在人们的印象中,羌语是只有语言没有文字的。在羌族古老的传说中,有关于古羌文被羊吃掉的传说,所以羌区传统的民间知识分子——释比们,在诵经时要不遗余力地敲打羊皮鼓,意味使羊把吃掉的文字吐出来。1992年,为了保护羌族文化,中央民委组织社科院民族所的专家和羌族地区的知识分子一起,创制了新羌文,并在那之后培养出了一批羌语教师。现在这批教师都已经是各个学校的骨干力量,他们渴望能开设羌语课,把羌族自己的语言传承下去。这个条件正中我们下怀,我们当然举双手赞成。旋即我们决定,立即由州教育局和天下溪共同成立乡土教材编写领导小组和编委会,天下溪和茂县教育局分别负责文化部分和羌语教学部分,在教材的16课中,每一课都有羌族地区文化和羌语教学两大部分。计划成立了,实质的行动就立即开始了,2009年6月底,教材编写正式开始。

教材文化部分初稿的作者都来自当地的文化界,最后由光明小学教师坤吉定和八一中学教师何江两人完成终稿。教材三易其稿,每一稿我们都会组织一次范围广泛的讨论会审定稿件,当地各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被请来参加讨论。参加稿件审定的人恪尽职守,他们弘扬和捍卫自己文化的决心溢于言表,他们对每个文化细节都严防死守,精心推敲,必保严谨准确。所以常常有非常戏剧的场面。记得在第二稿讨论时,作者刚刚朗读完他的《我和阿达去耕地》那篇稿件,我正要表态肯定,那篇稿子不论是文字表述,还是选材构思,都很不错。不料,我的嘴还没张开,好几个人要求发言,他们的手还没举过头顶,意见已经出口了。几个老同志争先恐后地说:“不对!不对!我们羌族人耕地很少吆喝牛,我们是唱牛歌的。我们用牛歌指挥牦牛干活,牛听着我们的歌向前走,拐弯,向后转。”啊?牛歌,这是什么样的歌呢?我正疑惑着,茂县文工团的歌唱家何王全已经站起来唱了,那歌声抑扬顿挫,婉转豪放,立即把我带到了田野上。何王全在唱,陈维康就解释,这是让牛向前走,这是让牛拐弯,这是让牛调头……,啊,真是醉了,羌族人是歌乐着生活在云朵之上啊。羌族人的文化传统也在大家的讨论中复原了。这些细节的推敲,把每一次讨论会都变成了一次羌族文化展示,来参加讨论的人不仅带来意见,带来热情,还带来道具,羌笛、羌服、羊皮鼓,都在我们的讨论会上出现过。人们那些浓浓的文化自觉带来的是写作的严谨、考究、一丝不苟,和千方百计的高标准严要求。

014

 

第一次汇稿会全体作者合影。

015

稿件讨论会上羌笛传承人何王全给大家表演羌笛演奏。

年底,稿件完成了。还收集到几个学校的孩子们画的有关自己的生活的图片,四川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陈锦给我们提供了大量照片,风景人物碉房歌舞样样俱有,羌语部分的稿件也编好了。州教育局副局长、羌文化专家王树全和羌语专家陈维康老师一丝不苟地审阅了全部稿件。2010年4月,四色印刷图文并茂的羌族小学四年级的乡土文化教材在四川美术出版社的无私支持下出版了,封面就是茂县东风本田励志学校五年级学生王旭琴画的春耕图。5月,我们在茂县召开了教材发布会,茂县、汶川、理县、松潘的老师们都来参加。那一天,茂县九顶山酒店里喜气洋洋,穿着节日盛装的同学们老师们像迎接自己的亲人一样接受了天下溪赠送的乡土教材《沃布基的故事》,他们说这是羌族有史以来第一本有羌语的正式出版物。两天的会议,除了讲述教材的理念和使用方法外,天下溪还带着参加会的全体人员做了教材中的一些游戏,羌族迁徙历史、生计调查、风土人情常识等等,都可以在这些游戏中展现出来。原以为那些平时很有身价的局长们不会参与游戏的,没想到所有的人——局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校长、教师,和同学们——都热情地投入到活动中去了,老师们一边做游戏,一边说,真有意思,原来课也可以这样上。

会议最后,州教育局要求各校成立乡土教材教学团队,把乡土教材课排进课表,保证每周至少有一节课,并相机安排教师间的教学交流。这个要求会后又以州教育局文件的形式下发到了各县各校。

016

羌族学生拿到了乡土教材。

017

服饰示范课

018

教材发布会上的游戏培训。

那一次在离开茂县的路上,我不断接到教育局、文化局和一些老师打来的电话,他们迫不及待地感谢天下溪帮助他们出版了这本乡土教材,表示一定要上好这门课,和学生们一起传承自己的文化;州教育局和县教育的局长在各种感谢之后,是由衷的感慨,他们说,“王老师呀,这个活动搞的太好了,总说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到底怎样做才是新课程改革,这次参加了天下溪的这些活动,我们才有点摸门儿。王老师,以后这样的活动多搞一些吧!”一直参与这个工作的州教育局王树全副局长说:“王老师,你放心,我们会把乡土教材这门课上好,也会把这些教学方法运用到其他课程里去的。”

这些话让我收获了成就感。这就是我们所希望的。

  • 天下溪的乡土教材是什么样的

    天下溪的教材一直得到教育界和文化界的肯定。

因为天下溪的乡土教材贯穿着两条线:一条是乡土文化的传承,一条就是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的推广和应用。这是我们主导的乡土教材的基本原则。

传承性乡土文化,那什么是乡土文化呢?我们认为,在我们倡导乡土文化教育的时候,我们把乡土文化界定为:在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和本社区的历史发展中积淀下来的人文智慧和文化精神。这些智慧和精神应该是活着的,有生命力的,能促进社会进步和人类发展的。是正能量的。

而对于乡土教材本身,我们有一个刚性原则,就是教材绝对不是死的乡土知识汇编,而是有灵魂的,它承担着引导学生发现家乡,发现先祖的生活智慧和人文精神的职责,是孩子们融入家乡文化的引路人。并且它应该是亲切的,有趣的,好玩的,符合孩子们的天性,让他们喜欢的,因此它应该是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形式活泼并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之中的。同时,这部教材应该提倡新的学习方法——以学生为主体的、参与与互动式的学习,也就是要体现出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方法 。

在孩子们司空见惯的生活中提炼出生活智慧和文化精神,这是乡土教材呈现方式的思路。因此在课文设计时,我们强调,每一篇课文都必须是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场景。它的出发点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和我的历史就是我们民族的历史,我们的文化和我们的民族精神就蕴含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展现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现并掌握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是使人成长和确立自己独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过程。这其中体现以下几个原则:

1、乡土文化的学习,是在生活中学习,再去指导生活。

2、乡土文化的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让学生自己发现生活中的文化。

3、乡土文化学习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本民族的智慧和民族精神滋养下成长,成为一个有自信的、有能力的、会生活的人。

4、乡土文化学习是活的学习和在活动中的学习。我们的教材设计了很多不同形式的、学生参与性很强的活动,让学生在玩中学,在活动中学。

每部教材包括本地乡土文化的基本构成——地域和历史,生计与生活方式,文化遗产:手艺、服饰、民俗、艺术、节庆、自然以及发展与变化等,在其中,我们将选取那些日常生活即可体现的、与本地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相关的、有特色的、智慧的、有生命力并利于今后发展的内容。(目录照片)

通常我们的小学教材都包括课文课和活动课两部分,每个课文课又包括课文、活动和阅读材料三部分。每一课都制定了清晰的教学目标。课文是以学生视角呈现的,是他们最熟悉的日常生活的模拟。活动分专门的活动课,和在普通的课上设计的活动,这个活动包括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两部分,课堂活动和课后活动都是对教学目标的强化,也是学生参与能力的强化。阅读材料是文化营养的补充。

课文的设计是我们的创新,也是我们教材最突出的特点:每一篇课文都是一个故事,这个故事要求口语化的表达,它的主角和听众都是学生。这个故事是包含民族文化精神的日常生活故事。在这个故事里蕴藏着一条由近及远的认知路径——由”我”开始对自己家乡文化的认识——我是谁,我在哪里,我和谁在一起,我怎样生活,我为什么这样生活,我们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们如何认识和对待这些变化。

我把这类故事称为强调关系的叙事,它强调日常生活中体现出的关系:一,我们的生活方式与我们的自然生态环境及我们的历史的关系;二,我与他人(家人、亲友、社会、世界)的关系;三、今天与过去和未来的关系。我们认为,这些关系中蕴含着智慧、伦理和民族精神,这些关系就是文化。这些都是价值观的基础。在理解和认同这些关系的过程中学生即可确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比如,在我们所有的乡土教材中都会讲到民居。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不同,民居有各自不同的特点。比如,在湘西的教材里我们介绍了吊脚楼。通过故事的讲述说明湘西地区由于“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们在河岸或山脚下建筑了吊脚楼形式的民居,是为了搭建出有平面的房屋,同时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出产的木材和桐油做建筑材料,建成防潮、防止虫子、野兽进入的建在地面之上的房屋。而羌区所住的碉楼,则是因为羌族居住在高半山上,风大寒冷,还有部族之间的征战和野兽的侵袭,所以就地取材,利用山上的石块和黄泥做建筑材料,建成挡风御寒、还有防守作用的碉楼。关于食物、服装等的介绍也是以这样的思路展开的。那些课文编写的都很有趣耐读,再加上大量的配图(有的学生都可以在里面看到自家的房屋),不仅学生爱看,家长们也读的津津有味。湖南省教科院对湘西州的教材《美丽的湘西我的家》做第三方评审时,有的家长就向他们反映:“我们从小在这里上学长大,但对于自己本民族的文化知道得很少,小时候做学生也读语文历史地理课文,但我们很少知道自己家乡的风土人情,当小家伙回家拿给我看他们学的这本书时,我发现自己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真的不懂,他们下一代学习这些我们作家长的肯定很高兴,也很自豪,我也喜欢读这本书,可以跟着他们了解一点自己民族的文化。”有些学校或教育局还把这些教材当作文字导游,作为礼物送给来访的外地朋友。

在课文之外,我们还设计了很多活动课,这也是我们教材的重要特色。

活动方式有调查、游戏、表演、团体绘画、手工、行动设计、生活仪式模拟等几种形式。它吸引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是学生自我学习的过程。这些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多种途径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继承和选择的能力,行动的能力,最重要的是生活的能力。

比较有代表性的活动是村寨图和家族树。

村寨图是让学生画出自己居住的村子的文化地图。这需要学生观察自己村寨的路径、地形和各种建筑及其他地上物的位置,并选择出自己村寨中自己最喜欢或和自己关系最密切的一些地点,比如你经常玩耍的地方,你最喜欢的亲朋好友的家,你觉得村子里最重要的地方等等,然后将这些内容画在村寨的地图里。这个活动一是锻炼了学生的观察力和发现力——一花一树、一草一木、一屋一舍、一石一水都会进入自己的视野,很多学生会发现细节!二是锻炼学生选择的能力——在看到的当中选择这个花这个树,这个屋这个场,需要想想怎么选和为什这样选;三是表达能力——用你自己的方式把你的选择表达出来。画出村寨图后,学生们会觉得原来因熟悉而被忽视的村寨竟然有这么多值得记忆的东西,那种亲切感会油然而生。相信画过村寨图的同学,不管将来他走到哪里,在自己村寨里的童年记忆将会永远铭刻于心。

家族树是让学生对自己家族的调查的和表达。要求学生画出自家三代以上的家人的树枝图,对图中出现的每个人都要写出他的姓名、年龄、特点以及和自己的关系。这个活动一是要学生了解自己的家庭,了解才会有更深的感情,二是学会认识人的特点。比如奶奶,平常自己就认为她是一个普通的老太太,她会有什么特点呢?她可以做饭特别好吃,绣花手艺好,和邻居关系好,甚至扫地扫得非常干净,都是她的特点呀。这样引导学生掌握认识他人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与家长有很好的沟通。

019

夏令营活动中茂县学生画的坪头村地图。

020 021

羌绣课

 

活动中还有一些生计调查和家乡面貌调查等,我们希望学生能够关注变化,并学会判断什么变化是好的,什么变化是不好的,是什么原因带来了这些变化。

在我们的小学教材中,都有童谣这课。我们认为童谣是民间生活中典型的表达,也是亲近母语、建立家乡感情、增进童年记忆的载体。童谣课很受欢迎。在湘西花垣二小的观摩课上,老师发动学生在家里采风,把课文里的一个歌谣搜集到了17个版本。学生们在课上一会用方言说歌谣,一会用普通话说歌谣,歌谣里那些朴素的价值观和风趣的民间往事会很深刻地记忆在学生们的心里。

天下溪的目标,是关注人的成长。在我看来,我们的每一种乡土教材,都是根植在孩子们心中的自信和力量。我们希望教材中体现的那些生活智慧和人文精神在同学们身上得到继承。我们希望,那些将来走出家乡的同学,能因为了解和掌握到自己家乡的丰富文化而充满自信,并发展出自己独特的能力和方向。我们希望,那些留在家乡的孩子能够以自己家乡的文化为资源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我们也希望那些开展了乡土文化教育的地区的孩子们,能够留在家乡,丰富本地文化自觉的力量,开发自己家乡的文化资源,保证可持续发展,并因此少一些空巢的村落。

 

  • 推广乡土文化教育是我们的使命

 

乡土教材项目是我所在的机构——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的核心项目之一,这个项目的目标就是希望将乡土文化教育引进课堂,让所有的孩子都得到家乡文化的滋养,成为自知、自信、自强、自立,有文化,会生活的人。十几年来,为了这个目标,我们一直在努力。

北京天下溪教育咨询中心是一个公益教育机构,成立于2003年。机构早期主要做自然教育活动,在长期的自然教育和环境调查的过程中,我的年轻的同事们发现,所有乡土文化醇厚的地方,都是自然生态环境保持得较好的地方。这使大家看到了乡土文化的宝贵。同时,大家也痛心地看到,这些年来,在商品经济的裹挟之下,在主流文化势头强大的冲击下,地方文化在快速地失去自己的个性,甚至逐渐消亡。大一统的学校教育,使孩子们远离传统生活仪式,地方文化传承即将走入绝路。

多元文化是文明发展的基石。现在已经到了挽救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最后时机。孩子们是最好的乡土文化传承人,孩子们也应该继承和发展自己的乡土文化,这关系到他们的自信心,关系到他们的创新能力,而课堂是传承乡土文化最有保证的平台。

2005年,天下溪开始做乡土教材,那一年,我作为一个退休的资深编辑成为这个项目的志愿者,第二年,我们的第一本乡土教材——《我爱拉市海》在云南省丽江地区拉市乡诞生了。十年来,这部教材一直在拉市乡中心学校及其下属的七所学校使用,从此,我也开始了恶补教育理论和理念,学习和研究教育改革的历程,并成为这个项目的主力。

2007年我们开始在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做第二种乡土教材,2008年,《美丽的湘西我的家》出版。当年,我们在凤凰召开了有140人参加的第三届全国乡土教材研讨会。在这些年里,天下溪一直在推广乡土文化教育进课堂的领域里默默前行,如我们机构的名称那样——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但是,我们知道,在我们的身后,有越来越多的NGO伙伴关注并且进入了这个领域,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加入了乡土文化教育的队伍。我经常接到来自遥远地方的老师打来的电话,和我商讨如何在自己的学校里开设乡土教材课,如何编写他们自己的乡土教材。这些问询有的来自海南,有的来自黑龙江,有的来自内蒙古,有的来自新疆,还有甘肃、湖南、湖北、福建、四川等等不少地方。我们的小溪正在汇聚成河流。这给了我不少力量。

使我常常感到欣慰的还有:在每一个项目地,不管那里有多偏僻,不管那里有多少困难和阻力,总会有一些情种让我遇到,那是些对自己家乡文化满怀深情的情种,听说我是来做乡土教材的,这些情种们便率先激情万丈起来,他们论述的种种必要性和重要性,胜过我的言说。他们才是乡土教材项目的中流砥柱。有了他们,我们的乡土教材项目就可以有长远的计划,未来,肯定会像我们所希望的那样,有更多的地方,开设了乡土文化课,孩子们在关注着他们的家乡,理解并热爱着他们的家乡,这些有根的孩子们会用丰富的本土文化繁荣起他们的家乡。

而且,我们的机构—天下溪—是乡土教材项目最坚强的后盾。乡土教材编写出版之后,还有两个标配的活动——教师培训和夏令营,才能完成乡土教材进课堂的准备。这些活动每次都是天下溪全体成员合力完成的。她们精心准备的培训课程,给教材使用提供了更多可能。我的年轻的同事们操办的项目地的夏令营,为乡土教材的使用起到了先锋连的作用,也给项目地学校留下深刻的印象。2015年,时隔八年我再到拉市海去的时候,当年夏令营的营地美泉小学,还张挂着夏令营的照片,老师们说,那次的夏令营是他们学校生活的美好回忆。

023 022

夏令营:展示海报      夏令营:戏剧表演

 

乡土教材的使用也给项目地的学校和教师带来进步和荣誉。2014年,我们获悉拉市海的教材已经用光了的消息,在NGO伙伴川和公益的帮助下,众筹到一笔经费,重印了3000册教材赠送给了当地的学校,在举行捐赠仪式的时候,我们欣慰地知道了,这部教材获得了云南省教育厅评选的优秀校本教材一等奖。

024 025

和拉市海的老师们座谈

湘西教材投入使用后,当地教师积极研发课程方案。如:龙山二小的刘秀娟开发的《走进西兰卡普》获得全省说课比赛第一名;项目骨干教师李开奇老师因为其突出表现被评为湘西州美术学科带头人;吉首民族实验小学陈磊老师被评为吉首市美术学科带头人。

2009年2月,湘西州有4所学校被推荐为“全国语文特色学校”,其中参与乡土教材项目的实验学校占了3所,分别为龙山二小、花垣小学、吉首市实验学校。3月,龙山二小承担了“湘西州科研兴校现场会”主会场,三位教师同上《美丽的湘西我的家》教材上的“湘西童谣”这一课,采用三种不同的教学设计和教法,分别展示了三种不同的风格,让到会的所有领导和教师赞叹不已。

回首十年,我在乡土教材推广的路程上,走过了拉市海,走过了湘西,走过了阿坝的草原和河谷,也攀过岷江边上的高山,我被所有这些地方残存的文化的风采所打动。我坚信我的工作是有意义且必须继续坚持的。我是一个爱好旅行的人,2014年我花了三个月的时间,和一伙队友自驾穿过欧亚大陆,游历了19个国家,我羡慕人家的文化还在生机勃勃,也体验到那里的文化让我们感受到的风情和魅力,也看到那里人们的力量和信心。我深深感到,自己的、独特的文化是一种强大的力量。在爱沙尼亚的首都塔林的集市上,铁匠们、织女们、大厨们的传统作品琳琅满目,吸引着游客,给那里的人们带来了骄傲。那时,我更痛惜,我们的呢?于是,我更加觉得,乡土文化的传承对于我们迫在眉睫,势在必行。让更多地方的乡土文化教育进入课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记得在一次稿件讨论会圆满结束后,阿坝州的教育专家嘉央扎西老师兴奋得很,他在微信上把惠特曼的诗歌《啊,船长》的摘句送给了我。那微信上这样写道:航船闯过了每一道难关,我们追求的目标已经达到!啊,船长,快起来,我们的船长!我也很兴奋,但是,我想我不是船长,我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我要带着泥土的芬芳,飘洒到每一处乡土,让那里的文化生长,让那里的文明开花,让那里的孩子伴着家乡花草的芳香自信地成长。

其他文章:http://wikipeacewomen.org/wpworg/zhs/?page_id=2632

 

这篇文章同时有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