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子 (中国)


回到农村是我的使命。作为从农村走出去的大学生,在繁华的都市工作生活了六七年后,我常常会在心底里感到一丝丝令人心慌的苍凉,常常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怀念鸟语花香的村庄、田野、山林和那一张张憨厚的笑脸、温软的乡音,常常会在午夜梦回时自梦中惊醒:自己挑着重担独自踯躅在泥泞又高低不平的乡村小路上,脚下遍地垃圾,污水横流,极目断垣残壁……抱膝静坐时往往会陷入矛盾的深渊:喜欢城市的便利、整洁、舒适、机会多多,讨厌它的拥挤、嘈杂、冷硬、污染重重;怀念农村的自然、悠闲、宁静、温情脉脉,讨厌它的闭塞、贫瘠、脏乱、死气沉沉。矛盾拉扯的痛苦中我用勾勒理想的童话世界止痛:干净整洁高贵雅致得俨然花园一般的村庄里,住着一群充满智慧的学者,他们用研究享受的态度种地养物,用圣人的智慧传道授业,用赤子之心爱待友邻,村庄物质富足,精神丰盈,三百六十行,行行兴旺;男女老中青,个个幸福……

为了实现梦想中的桃花源,我开始日以继夜地研究农业、农村、农民,寻求在现实世界中缔造理想世界的方法,并且逐渐认为:于最破败没落处着手建设,第一要务是开启民智,凝聚人才;第二是筹措资金物质,用于生产再造,继之当二者合力完美之时,枯木可逢春,铁树会开花,腐朽能变神奇。

当我能用文字完整地描绘宏图时,我忽然顿悟:温室里的花朵再美不过是件装饰品,旷野里的小树苗虽屡经风霜雨雪吹打,终会成长成参天大树,能傲霜搏雪,与天比高。我终于开始蠢蠢欲动地想要回到农村去了,因为那里有值得我为之奋斗一生的事业。

想事易,做事难,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比同时代怀着同样梦想的大学生唯一优秀的一点是:不仅能坐而论道,而且敢起而行之。然而当我真的把梦想插扦进泥土中时,却还是如晕船一般引起了阵阵晕眩:尽管在心理上已经做好了迎接万难的充分准备,当一日三餐都吃着萝卜白菜长达半个月时间之久不见荤腥时,当一连好几天甚至一个星期半个月都洗不了一次澡时,当寒风吹裂了我的脸颊和双手疼痛难忍时,当细嫩的手掌磨起了血泡时,当我们满怀热情带着一群群大学生在村庄内做调查搞文艺活动而村民们却用质疑躲闪的目光远远地望着我们时,当我们挨家挨户去寻找大学生加入我们的公益组织门扉却迅速掩闭时……曾经多少次,我在电脑前泪流满面,键盘声声敲打着疑问句,句句质疑着梦想;曾经多少次,我在深夜里抚摸最初的梦想,追问年少的轻狂,绝望地想着放弃。

犹记得2008年,我和老公尝试跨区作业,想利用南方温暖的气候培育秧苗移栽北方,实现蔬菜反季节上市获取高效益,因此在我的家乡湖南育了二百多亩地的大葱秧苗,结果那年南方天寒地冻停水断电,新闻报道说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灾,可怜那些大葱秧苗正值拱土发芽之际,都被无情的雪灾葬送了生命,结果二百多亩地的秧苗最后只运回了二十来亩,仅占十分之一。

紧接着2009年河北提前降临的那块大雪,彻底地覆没了我们几十亩地的萝卜白菜,新闻又报道说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灾,我和老公哭笑不得地相对无言,最后雇用铲车清雪开道,带领工人在雪地里整整挖了十几天的萝卜白菜,又冒着刺骨的冷风走村窜巷地销售了一整个冬季,最后还是损失了十几万。

在如此的重创过后,我们仍然鼓足勇气四处借贷,在2010年又新建了5个蔬菜大棚,然而就在大棚即将峻工时,忽然刮了一夜的狂风,我和老公半夜里被风惊醒,急急忙忙骑上摩托车就往地里冲,因夜黑风大,半途差点被一颗被风连根拔出直挺路面的大树绊倒,绕过树木赶到大棚时,未峻工的两个棚已经被抹平了,水泥立柱、塑料布和地里的菜全毁于一旦,又损失了好几万。

面对各种挫折,我们始终张扬着理想的旗帜坚强地微笑着,并且屡踣屡起,在经济上最举步唯艰的日子里,我更加恣意地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文化文艺事业上发起冲锋,用精神文明建设上尝试的成功来证明理论的正确,以支撑梦想的延续。因此,2006年我和老公一起创办农民夜校,向村民普及先进的农业科技,并与北京高校的大学生社团取得联系,让他们把我们村作为长期支农支教的定点村,每年假期安排一批大学生来村协助我们开展形式多样的探索工作;2007年,我带领小学生初中生成立我村第一个民间公益组织—阳光少年队,致力青少年的能力建设;2008年,我们又带领本村大学生成立第二个民间公益组织—南楼村大学生联合会,引导大学生回报父母反哺家乡;2009年,我们将经常参加活动的小学生、初中生和大学生整合起来成立第三个公益组织—美丽南楼建设社团,调动一切能够调动、整合的资源共同建设新农村;2010年,我又带领本村的年轻妇女成立第四个公益组织—正定县南楼村农家女书社,为村民办起了图书室,为孩子们创造读好书的学习机会,为妇女们提供挖掘潜能、展示才华、学习成长的平台;2011年,书社在图书室的基础上成立“南楼村农家女书社文艺队”,吸纳更多喜爱文艺热心公益的村民参与,我们通过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丰富村民生活,减少了打麻将、说是非人群的数量,提高了村民的幸福系数。2010年通过朋友的介绍非常荣幸地结识了巴迪基金会,并且经过积极努力的争取通过考核到北京参与了为期半个月的环境建设项目课程的系统培训,然后一心等着基金会能有一步的发展计划,可是两年过去了,巴迪基金会却像凭空消失了一般,再也没有联系过我,于是我只能继续按照自己的思路在农业经济与文化教育上进行探索,并且继续经受着生存与理想很难兼顾的拉扯冲突,痛并快乐地生活着。2013年幸运之神终于再次出现了,我非常激动地接到巴迪基金会的电话,她们询问我是否还继续坚持着理想在农村探索,是否还对环境建设项目感兴趣,并且解释说因为机构内部的原因停顿了两年没有开拓项目,所以也一直未曾再与我联系,最后他们慷慨地邀请我再去北京参与为期三个月的实习生学习,我当然是欣喜若狂,排除现实因素中的一切困难,怀着朝圣般的心情去参与这次的学习培训,并且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基金会的考核,获得了向基金会申请赠款建立自己梦想着的公益学习机构,因此2014年1月,在结束了实习生的学习之后,马不停蹄地回到村子里成立了“正定县美丽乡村社区服务中心”,开始组织村里的妇女和农家女书社文艺队的队员们学习环境建设项目课程,通过学习,参与学习的学员们的文化素质和思想观念有了很大的转变,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升。2014年7月,我们利用暑假举办小学1-6年级和初一初二学生学习班,并且把环境建设课程也引入课堂,让支教的大学生和初中生共同学习,启发青少年的公益之心,并且在课程结束后协助初中生成立了“南楼村天使之翼青年志愿小组”,引导青少年参加村庄举办的大小文体活动,培养和锻炼他们的品德和能力。看到通过学习带来的显著变化,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真是打心眼里觉得高兴,于是又从参加完所有课程学习的村民中挑选出两名优秀的学员把她们培养成为机构的工作人员,然后我们一起一面努力地继续开展学习培训,一面积极地在民政局申请注册,并且于2014年10月底在民政局正式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成为一家正规的民间公益组织。紧接着,我们农家女书社的上级单位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又推出了让老书社申请小额项目的计划,我们和书社的骨干姐妹们共同磋商之后,研究出一系列的文体活动提交到中心,并且得以顺利通过,随即就在村子里开展了将近10个服务活动,取得了很好的反响和赞誉,更重要的是,姐妹们通过参与筹划、执行这些活动,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团结合作、互助互爱的精神。2014年4月,北京农家女文化发展中心组织老书社去黄金村和郝堂村参观养老和资金互助项目,这次的参加给了同行的姐妹们极大的震动和鼓舞,回到村子后,我们经过好几个月的调查、磋商和准备工作,终于于2014年8月底组织本村的老年人成立了“南楼村福寿公益养老互助会”,通过资金互助的形式探索老年人的养老问题。2014年11月,发现书社姐妹们有很多会毛线勾编,其它不会的也有不少人对这种传统的手艺感兴趣,于是我们走访寻找出几个热衷于手工艺事业的姐妹们,又成立了一个“南楼村巧媳妇手工艺作坊”,集合姐妹们的智慧来为村庄增光添彩。

在这将近十年的求索过程中,不论是在现实与理想剧烈冲突的拉锯阶段,还是一心一意行走在理想的探索之路上的幸福时光,对于我来说,都是一段极为珍贵和美好的岁月,因为我一直异常清醒地为自己活着,为他人活着。而且这么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也让我们在现实世界中沉淀下来了些模式性的节目,比如说:暑期学习班,春节联欢会。

暑期学习班从2006年联系在北京中央财经学院的星火支农社团开始,一直到现在,中财支教的大学生们每年都会如约而至,在最初的三年时间里,我们一直是单纯地依赖中财星火社团的孩子们来村里支教,支教时间一般在半个月左右,虽然家长们极力要求延长时间,但是大学生们的确有诸多的现实限制,因此2010年我们开始尝试联系两支社团,形成前后梯队,这样就能够实现为期一个月或者二十多天的支教时间的要求;2011年,在暑期学习班的基本上,我又和村里一个热心教育的幼儿园老师合作,创办了“农家女快乐成长学堂”,利用孩子们每天放学后的两个小时在书社里辅导小学生课业,并象征性地收取点费用,尝试建立书社自我造血功能,然而这个学堂办到2013年暑期的时候,由于有个没交费却一直在学堂上课的孩子从单杠上摔下导致大腿骨折,其家长向我们索要高额医疗费导致赔偿,彻底击碎了红霞老师做公益的丹心,遂离开学堂进城打工了,而我也没再能找到像她那般有公益心有爱心又能教学的伙伴,只能无奈地将学堂停顿了,但却还是坚持着保留了暑期学习班,到今年为止,我们先后接待了中央财经学院、清华大学、中山大学、山东大学、石家庄学院、河北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十几所高校15支支教社团150名支教大学生来我们村长期支教,前后有600多人次中小学生参与暑期学习。然而由于在农村很难找到热心公益的教育人士,接待学生们又一直没有固定的公共场所的问题,这个坚持了将近十年的暑期学习班现在也陷入了危机,常常使我夜不能寐。

春节联欢会,是自2007年我们将本村大学生组织起来后,大家一起磋商能为村庄做点什么时,集体商议出来的一个活动,当时就想着为沉闷的乡村增加些活力,活跃一下村庄氛围,因此组织了二十来个节目,在大年初一下午两点演出,不曾想却获得了空前的成功,村民热情如潮,因此便一年一年的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地点准时举办,遂形成了南楼村每年春节必不可少的一个传统节日。

除了文化上的建树,在农业经济上,经过这十来年的摸索,我们也终于将“健康、可持续的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的理念逐渐地在正定县和石家庄市推开,去年石家庄学院的苑丰博士在与我们结识并了解我们之后,毅然成立了一个“里仁消费合作社”与我们对接,承包了我家两个蔬菜大棚让我们负责种植和配送不打农药不施化肥的绿色蔬菜,共同探索“社区支持农业(CSA)”的模式,得益于苑老师和其他众多老师的支持,这个模式现在已经逐渐地为更多的市民接受和认可,消费合作社的成员从最初的十来个人现在已经发展到了四十多个人,同时我们县土地局在今年开春也组织了十几个消费者向我们订购了一个蔬菜大棚……

为自己而活,活着为三农。经过将近十年的摸索打拼,我像一颗种子在农村这块土地上艰难扎根,快乐生活,茁壮成长,并以我们扎实的实践足迹向人们证明:建设一个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新农村是完全有可能的!我们现在在农业经济上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完成了农业科技理论与实践的初步磨合,累积了实战经验,生产种植面积三百余亩,并且带领村民成立了两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摸索共同致富的道路;文化教育事业上:通过四个公益组织前赴后继的推动,在村庄内的不同人群中培养了一批有着新思想新作风的新农民,他们通过开展各种文艺文化活动展现出正能量,创造着新农村。

有人说,人生最幸福的事莫过于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而我的座佑铭是:为自己而活,活着为三农。我要跟随自己的思想自由地生活:将农业打造成种养殖相结合的立体循环的生态农业,再将农产品深加工提高附加值,并且努力拓展服务业,通过生产、加工、服务一条龙的方式来打造高效农业;通过学习培训、组织活动培养锻炼村庄人才,在村庄内建立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四个体系的人才组织,为村庄建设提供活力源泉,再挖掘村民潜能,增强其主体地位,使之积极投入村庄建设;然后集合二者之力,通过有能动性的人创造高效益的产业,或许就能够打造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步发展的新农村,而我,最后也就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学者型的新农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人生是一次快乐的冒险和旅行,愿所有的年轻人,都敢于追求梦想,实现理想!

 

这篇文章同时有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