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小芝(中國香港)


 

img-20160425-wa0017

 

文/Lau Wai Ting

說到九十後,很多人都認為他們自我中心,沒有自我的治理能力,更遑論去幫助其他有需要的人。而身為九十後的學生,鄺小芝,卻有一顆助人的心。在參與協助難民的工作中,她為宣揚和平和人種平等作出了努力。她現時是嶺南大學中文系的三年級學生。從中學時代至今,她已經積極參與義務工作。她認為做任何的義務工作不應有目的性,如滿足義工時數,所以她願意無條件地助人。

 

在2015年,她參加了互文教社的半年實習計劃,在實習期間,她和機構的同事協力籌劃了三天的工作坊,透過討論、體驗活動和與難民交流等活動,讓中學生更了解生活在香港的難民的情況。她提到,難民和尋求庇護者在香港是被忽略的一群,沒有太多人認識、幫助他們,她很慶幸自己有機會去了解難民和庇護者的生活,雖然力量微薄,但也希望能他們更認識香港社會,也讓這個社會認識他們。

 

現時,她正在丹麥作海外交流,近年歐洲的難民議題十分嚴峻,有很多中東地區的人民來尋求庇護。她加入了當地的教會組織,與其他學生一同協助這些庇護者和難民融入社會。

 

鄺小芝認為和平是很難實現的,需要每一個人的努力,放棄私慾,才有機會實現。在參與難民實習工作,她有感自己力量微薄,只能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卻無法讓他們得到安穩。香港政府對難民和庇護者的協助可謂近乎無,但同時她也明白這並不是可以立即解決的問題,其中牽涉不少醫療、社會福利的問題,當香港政府連本地居民的需要也解決不了的時候,實在無力為其他人提供協助。然而讓她驚訝的是像丹麥這個富裕的國家,對難民的協助也是相當缺乏,主要依賴慈善機構的幫助。當地政府把尋求庇護者安排住在距離城鎮相當遠的鄉村、荒地裡,由慈善機構安排人員照顧飲食,但缺乏與當地居民接觸的機會,使致他們難以融入社會。

 

對比了兩地的情況,她深深感受到難民議題的複雜性,自己的力量微薄。但她認為假若每一個人也願意奉獻一點點,為他人服務,不斤斤計較,相信這個社會會變得更美好。

 

這篇文章同時有 English简体中文